> 教育经验 > 日暮途远意思是什么

日暮途远意思是什么

日暮途远意思是什么

日暮途远,汉语成语,拼音是rì mù tú yuǎn,意思是辛苦赶路到了黄昏时分,但离目的地还有很远的路途。形容人近暮年却壮志难酬的悲叹之情,也用于处境极端困顿,不得已而只能倒行逆施,不循常理的延伸义,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日暮途远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日暮途远,汉语成语,拼音是rì mù tú yuǎn,意思是辛苦赶路到了黄昏时分,但离目的地还有很远的路途。形容人近暮年却壮志难酬的悲叹之情,也用于处境极端困顿,不得已而只能倒行逆施,不循常理的延伸义,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日暮途远成语解释

暮:傍晚;途:路。

日暮途远成语出处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日暮途远成语辨析

【近义词】:日暮道远

日暮途远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无可奈何。

示例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唐 贯休《行路难·君不见山高海深人不测》:行路难,行路难,日暮途远空悲叹。君不见道傍树有寄生枝,青青郁郁同荣衰。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忠孝不能两全,吾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耳!”

明 李东阳 《寿冢宰尹公序》:“然早仕者多不至显庸,晚达者不能无日暮途远之叹。”

清·独立苍茫子 《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但使此心不死,虽日暮途远,总不得谓以吾国之地大物博而终无盛强之一时。

日暮途远成语故事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大儿子伍尚。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因逃得快,才幸免于难。

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吴王阖闾夺取了王位,后来又帮吴军攻进了楚国,此时楚平王已死,但伍子胥仍将楚平王从墓中挖出来,鞭尸三百下,为其父兄报仇。

申包胥藏于夷陵,得知伍子胥鞭尸,申包胥派人指责他“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觿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但伍子胥说“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即成语【日暮途远】和【倒行逆施】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