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山穷水尽意思是什么

山穷水尽意思是什么

山穷水尽意思是什么

山穷水尽(拼音:shān qióng shuǐ jì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

山穷水尽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山穷水尽(拼音:shān qióng shuǐ jì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

山穷水尽(穷:尽,完)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荒远偏僻的地方,也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山穷水尽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南北朝·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衍生典故

宋·陆游《游西山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山穷水尽”。

山穷水尽成语典故

陆游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当时南宋偏安一隅,国力微弱,倍受外族欺侮,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土都被北方的金国所侵占。在朝廷内部,大臣们主要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陆游身为主战派的中坚分子,积极主张抵抗外侮,收复失地。在主和派得势之时,他仍大声疾呼,极力主张抗金,结果被免职了。

被免职后陆游回到了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镜湖旁闲居起来。公元1167年,在老家春社的这一天,陆游到镜湖附近的山西村去游访。

当地居民热情好客,山村美景如诗如画,令诗人流连忘返。这次游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之后,他仍陶醉其中,心潮澎湃,于是便挥笔写下了《游山西村》这首诗,以此来表达这次出游的美好心情。

诗中写到:“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意是说:“不要嫌农家自酿的酒不够清淳,在丰收之年,他们待客时桌上的鸡肉猪肉是很充足的。我兴高采烈地畅游于大自然的怀抱,走了很久,眼前依然是碧水青山。正当我怀疑再也无路可走之时,前面又出现了一座村庄……”

山穷水尽成语寓意

山山水水,重重叠叠,往往复复,曲曲折折,使人感到困惑无路,可是转过去却又是一个绿柳成荫、山花烂漫的村庄,使人感到异常惊喜。所谓顺境与逆境并不是绝对的,究竟是否处于绝境,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满怀希望,即使处于绝境也能泰然处之、逢凶化吉;失望颓废,纵使处于顺境也会郁郁寡欢、生无可恋。漫漫长路,起伏虽不能由人,但是如何面对却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纵使山穷水尽,也不能失去希望,走过荆棘,一定会看到花红柳绿、生机盎然。

山穷水尽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山穷水尽”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荒远偏僻的地方,也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运用示例

宋·洪咨夔《龙州免运粮夫碑跋》:“山穷水尽之邦,刀耕火种之俗。”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十:“却说那符使引真君再转一弯抹一角,正是行到山穷水尽处,看看在长沙府贾玉井中而出。真君曰:‘今得其巢穴矣。’”

明·郝景春《寄二子》诗:“平生大节自操持,水尽山穷任所之。”

明·徐《杀狗记·王婆逐客》:“结交终日醉醺醺,却教骨肉遭穷困。天理何存?任你满帆风使,终有个水穷山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八缸》:“汝尚有二十余年坎壤未历,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二五:“弄得山穷水尽,倒是在厂里做着夜工,有时候于傍晚上工之前偶尔来看看他们的冯世芬,却一元两元地接济了他们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