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盆望天意思是什么
戴盆望天(拼音:dài pén wàng ti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戴盆望天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戴盆望天(拼音:dài pén wàng ti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戴盆望天指头上扣着盆子,想看天而看不见。常用于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含贬义;在句中一般做谓语。
戴盆望天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戴盆望天”。
戴盆望天成语故事
汉武帝时,“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主动请缨出击匈奴,结果兵败被俘,汉武帝震怒。满朝文武都认为李陵叛降,全家当诛。而在这时,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却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兵败投降是因为矢尽道穷,救兵不至。李陵虽然兵败,但是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司马迁这番表述却没有得到汉武帝的理解。汉武帝因而大怒,将司马迁投入牢狱,处以腐刑。
后来,司马迁的友人任安因罪下狱,求司马迁能代他申冤,司马迁就写了《报任安书》这封回信。信中说:“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得使奉薄技,出入周室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有大谬不然者!”
引文大意是,我年轻时抱有像骏马一样不受约束的才能,而长大成人以后,却得不到乡里的称许。幸亏皇帝因为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的缘故,让我继续担任太史令,使我得到奉献薄弱技能的机会,出入在戒备森严的皇宫之中。我认为,“戴盆何以望天”,于是便断绝了与朋友的交往,抛弃了家务劳作,日日夜夜考虑如何竭尽我微薄的才能和力量,务求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来向皇帝求得宠爱。但是,事情竟有“大谬不然”者!
戴盆望天成语寓意
唐朝学者李善有言:“人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成语告诉人们,想问题、做事情应该注意方法,方式不对,再怎么努力都不会达到最终的目的,头顶戴着盆,永远也不可能看到天。
戴盆望天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戴盆望天”指头上扣着盆子,想看天而看不见。常用于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做谓语。
运用示例
东汉·王符《潜夫论·叙录》:“行污求荣,戴盆望天。”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
唐·卢照邻《五悲·悲人生》:“何异夫戴盆望天,倚杖逐日;苍苍之气未辨,昭昭之光已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