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当断不断意思是什么

当断不断意思是什么

当断不断意思是什么

当断不断(拼音:dāng duàn bù duà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

当断不断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当断不断(拼音:dāng duàn bù duà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

“当断不断”的原义是该作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形容临事犹豫不决;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当断不断成语出处

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

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当断不断”。

当断不断成语故事

春申君是楚国考烈王的宰相,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为此非常操心,到处寻找适合的妇女进献,献了很多,但还是没有儿子。这时,赵国人李园带着她妹妹,想献给楚王。但他听说楚王不能生育,也担心时间久了妹妹如果不怀孕也就不再受宠。于是李园想办法做了春申君的家臣,先把妹妹献给春申君,让她怀上身孕。然后再说服春申君,将已经怀孕的妹妹进献给了楚王。楚王非常信任春申君,接纳了李园的妹妹,并宠幸她。随后,李园的妹妹生下了儿子,被立为太子。这个女人也因此做了王后,而李园也受到了楚王的重用。

李园担心春申君泄漏了这件事,又害怕春申君以后更加骄横,所以暗中养了一些敢死的武士,想杀了春申君灭口。春申君的门客中有个叫朱英的,知道了这些情况,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幸福,也有不期而至的灾祸。同时,还有意料不到的人物。”春申君问他原因,朱英说:“考烈王死后你必将辅政,这就像历史上的周公一样,这就是不期而至的幸福。楚王死后,李园一定抢先入宫占据权势,杀了您灭口,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灾祸。如果您让我担任郎中,我将在楚王死后、李园入宫时替您杀了他,这就是所谓不期而至的人。”春申君认为李园是个胆小软弱的人,没有采纳朱英的建议。朱英担心灾祸临身,就逃走了。

十七天后,楚王去世,事情果然如朱英所预料的一样,李园抢先入宫并埋伏下武士,春申君进宫时被武士杀死,而且全家都被诛杀。司马迁在给春申君写的传记最后评论说:“当初春申君智慧是多么高明。但是后来竟被李园控制,真是老了啊。常言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恐怕指的就是春申君失策没有听朱英的话吧。”

当断不断成语寓意

春申君认为李园是个胆小软弱的人,没有采纳朱英的建议,后被李园派的武士杀死。典故告诉我们,在人们的生命之中,优柔寡断是最大的敌人。古人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夜长梦多,日长事多。”都揭示了一个道理:机会来去匆匆,转瞬即逝,如若优柔寡断,就会与之失之交臂,抱憾终身,甚至可能会导致祸端。这个道理对于青年学子同样具有普遍参考价值。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从小一直到高中,基本事情都是由父母决断,由自己做出决断的机会很少。进入大学,发现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决断,需要自己权衡利弊。未来步入社会以后,若要想做一番事业,要想取得成功,更需要具备果断的素质。为此,青年学子应培养自已当断则断的果断精神,养成做事敏捷、决策果断的习惯,敢于和优柔寡断说“NO\",拒绝拖延,逐步提升自己的决断力。爱拼才会赢,成功在于机遇的把握。如果你决定要干一件事,那就将过去的一切统统抛开,果断地迈出第一步。幸运之神更垂青于那些敢想敢做的人。

当断不断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当断不断”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形容临事犹豫不决。

运用示例

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九出》:“臣谨奏:语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驸马事已至此,千岁作何处分?”

现代作家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一回:“段失之太刚,黎又失之太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