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倒凤颠鸾意思是什么

倒凤颠鸾意思是什么

倒凤颠鸾意思是什么

倒凤颠鸾,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倒凤颠鸾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倒凤颠鸾,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这则成语比喻颠倒次序,世事失常,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其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等。

倒凤颠鸾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绣帏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

后人从这句话剪裁出“倒凤颠鸾”这则成语,亦作“颠鸾倒凤”。

倒凤颠鸾成语故事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相国小姐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芳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书生张生碰巧遇到到殿外玩耍的小姐与红娘。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白马将军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武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本是欣赏普救寺美景的张生,无意中见到了容貌俊俏的崔莺莺,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他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

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张生搬来白马将军杜确救兵退了孙飞虎围困普救寺的贼兵之后,崔老夫人让红娘请张生赴席表示酬谢。这时张生暗想:“小生到得卧房内,和姐姐解带脱衣,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他认为崔相国夫人在情急之下做出的承诺马上就要兑现,既然谁能退了贼兵,就把小姐许配给他,而他正是那个搬来救兵的人,自然就能得到他朝思暮想的崔家小姐崔莺莺了。所以,在承诺还没兑现之时,张生就开始意淫了。

倒凤颠鸾成语寓意

《西厢记》使用“倒凤颠鸾”原是描述张生对崔莺莺的意淫,从他的意淫中可以看出,男人对于性等注重、渴望和留恋。由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古代男子发现心仪的女子之后,往往会运用言语对其进行百般撩拨,撩拨等目的自然是希望女子招架不住而来投怀送抱,并不一定真正要跟女子结婚生子,有时仅仅想着一夜风流。

倒凤颠鸾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倒凤颠鸾”比喻男女间的性行为,也比喻顺序失常;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等。

运用示例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二人倒凤颠鸾,顷刻云收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