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齑画粥意思是什么
断齑画粥(拼音 duàn jī huà zhōu)是一则来源于中国古代史学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宋·释文莹《湘山野录》。
断齑画粥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断齑画粥(拼音 duàn jī huà zhōu)是一则来源于中国古代史学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宋·释文莹《湘山野录》。
断齑画粥(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的意思是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在句中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断齑画粥成语出处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后人据此总结出成语“断齑画粥”。
断齑画粥成语典故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几起几落。西夏反叛时,范仲淹重新被起用,他主动请求到战乱频发的延州任职。到任后他大阅州兵,加紧操练,积极防御,使羌汉两族人民安居乐业。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对陕西方面的战略,朝廷大都采纳范仲淹的主张。范仲淹的名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为京官时,许多人向他求教《六经》,特别是《易》学方面的问题。他时常把俸禄拿出来周济四方游士,而自己的家属有时则不能温饱。
范仲淹一生的业绩是与他从小勤奋学习密切相关的。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范仲淹生于一个地方小官吏家中。不幸的是,他出生后的第二年,父亲就病死了。这一突然的变故使范仲淹的家境发生了急骤的变化。母亲谢氏无法维持生计,不得已带他改嫁到淄州(今山东淄川县)一个朱姓人家。朱家庄北面有座山叫长白山,山上有座寺院名醴泉寺。这里山势险峻,寺庙又盖在山腰,绿树掩映其间,环境十分幽雅。除了一年少有的几次佛会,人们很少上山,实在是读书人的理想之地。自幼好学的范仲淹十一二岁时约了一位姓刘的好朋友来到寺院,向长老借了一间僧房,专心读书,生活相当清苦。他小时候,他家境清贫,可他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在严冬季节,有时读书实在读得疲乏了,便以冷水浇面,头脑清醒后再读下去。他日常生活十分艰苦,每日总是以两升小米煮粥,隔夜后粥凝固了,便用刀将粥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就这样过了三年。
断齑画粥成语寓意
正是因为范仲淹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他最后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当下的人,这么辛苦的不太多了,但是这种精神还是值得称道的,要立断齑画粥之志,做事要肯于吃苦,这正是所谓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只有能够放得开,吃得了苦的人,才可以成功的做好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断齑画粥成语用法
断齑画粥成文用法
断齑画粥原指生活贫困,现多用于形容贫苦力学;在句中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断齑画粥运用示例
清·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断齑画粥宿僧寮,忧乐关心志未消。”
清·冯桂芬《潘绒庭京卿五十寿序》:“少陵秋风茅屋,而有广厦万间之愿;希文断齑画粥,而有先忧后乐之志。”
断齑画粥成语辨析
断齑画粥的近义词有节衣缩食、车胤囊萤、鸦巢生凤等。车胤囊萤说的是一个叫车胤的人用萤火虫照明勤奋读书,比喻家贫苦学之人。“鸦巢生凤”的意思是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比喻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有才华的人物。断齑画粥与鸦巢生凤都形容生活贫苦的读书人,但有区别。断齑画粥强调的是哪怕生活再清贫艰苦,也没有忘记读书学习;鸦巢生凤强调的是清贫的人家里培养出了出色、有才华的人物。
断齑画粥的反义词有挥霍无度、挥金如土等。挥霍无度的意思是滥用金钱,没有节制。挥金如土的意思是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