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怒形于色意思是什么

怒形于色意思是什么

怒形于色意思是什么

怒形于色,汉语成语,拼音是nù xíng yú sè,解释为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怒形于色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怒形于色,汉语成语,拼音是nù xíng yú sè,解释为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怒形于色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怒形于色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示例

他性子很急,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怒形于色。

《镜花缘》八八回:“白衣女子见这赋上处处嘲著风月,登时怒形于色。”

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一九章:“阁臣们见崇祯怒形于色,一个个十分惶恐,不敢抬头。”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南宋·洪迈《夷坚志·丙志七·子夏蹴酒》:“陈炎梦登大成殿,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觉而异之,以语同舍生。及榜出,名在第二。”

怒形于色成语辨析

【近义词】怒不可遏、怒目切齿、怒气冲天

【反义词】喜形于色、喜不自胜

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怒火中烧:怒气像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极端愤怒。两者都有非常愤怒的意思,但有区别:

1、意义不同。“怒形于色”偏重在“形于色”,即愤怒表现在脸上,语意较轻;“怒火中烧”偏重在“中烧”,即怒火在心中燃烧,语意较重。用法不同。

(1)当表示脸色掩饰不住内心愤怒时,宜用“怒形于色”;当表示愤怒存在于心中时,宜用“怒火中烧”。

(2)“怒形于色”是直陈性的;“怒火中烧”性的。

怒形于色汉英成语翻译

【怒形于色】with an angry look

例:黑人代表在会议中强烈谴责种族主义者肆意执行种族隔离政策时,怒形于色。At the conference,the blackdelegate,manifesting great anger, condemned the wanton policy of racistsegre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