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螳臂当辙意思是什么

螳臂当辙意思是什么

螳臂当辙意思是什么

螳臂当辙,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

螳臂当辙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螳臂当辙,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

这则成语指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形容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其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螳臂当辙成语出处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战国·庄子《庄子·人间世》)

后人据此提炼出“螳臂当辙”这则成语。

螳臂当辙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太子蒯瞆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仗着父亲是一国之君,整天作威作福,蛮不讲理。颜阖感到教育这样一个学生十分困难,不知如何是好。

颜阖到卫国后,他先去拜访卫国的大夫蘧伯玉,请教如何才能教好蒯瞆。蘧伯玉回答说:“颜阖先生,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您想教好太子确实很难办到啊。”他进一步分析说:“我举一个例子说吧!螳螂自不量力,自己跑到马路上来,举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它自己确实认为这种举动是勇敢的,但是确实没有意义啊。颜阖先生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辙一样,您要小心慎重!有些事情不是您一个人能解决的,您还是好自为之吧!”

螳臂当辙成语寓意

庄子通过螳螂自不量力难当重任这件事告诫世人:像螳螂那样的人,一旦跟别人真枪实弹较量,没有不失败的。“螳臂当辙”这则成语寓意是,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做一些鸡蛋碰石头的傻事。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就无法在和别人的竞争中夺得先机。自己不擅长的事不要勉强去做,否则很难成功。

螳臂当辙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螳臂当辙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运用示例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斗促织》:“螳臂当辙横,怒蛙致凭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