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替罪羊意思是什么

替罪羊意思是什么

替罪羊意思是什么

替罪羊,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外国典故的成语。典故出自《圣经·旧约·利未记》。中国古代也有类似替罪羊的记载,见于《孟子·梁惠王上》。

替罪羊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替罪羊,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外国典故的成语。典故出自《圣经·旧约·利未记》。中国古代也有类似替罪羊的记载,见于《孟子·梁惠王上》。

替罪羊原指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罪过的人。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等,含贬义。

替罪羊成语出处

“替罪羊”成语出自《圣经·利未记》16:“亚伦把两只山羊安置在会幕门口,为那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阿撒泻勒。归与耶和华的羊献为赎罪祭,归与阿撒泻勒的羊要活着安置在耶和华面前,用以赎罪,打发人送到旷野去,归与阿撒泻勒。将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到羊的头上,借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处。”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替罪羊的记载。《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欤?’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后来,“替罪羊”作为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成语流传开来。

替罪羊成语故事

在基督教的《圣经·旧约》中说,挪亚后有个叫亚伯拉罕的闪族人。上帝为了看亚伯拉罕是否真的忠诚自己(因为上帝即将给予他一个很大的承诺)。所以吩咐他,请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祭牲献给上帝。以撒是亚伯拉罕和撒拉九十多岁有的第一个儿子,因为是上帝赐给他的,所以他对上帝有信心,知道上帝是正义的,他的信心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献祭的柴,就起身往上帝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举目远远地看见那地方。亚伯拉罕对他的仆人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和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亚伯拉罕把献祭的柴放在他儿子以撒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于是二人同行。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父亲哪!”亚伯拉罕说:“我儿,我在这里。”以撒说:“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献祭的羊羔在哪里呢?” 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献祭的羊羔。”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 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不给我。这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要给我。” 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了,有一只公羊,两脚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祭牲,代替他的儿子。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在《圣经·新约》中又说,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并嘱咐他的十二门徒,在他死后也照样去做。因为这是仿效古犹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时,往往杀一只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牺牲”,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稣为赎罪羔羊。

替罪羊成语寓意

替罪羊现象最初在初民社会中产生,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像可以转嫁负担一样,罪恶也可以转移到其他非生物乃至人身上。替罪羊可以帮助人们免除这些罪过。把自己的罪孽和痛苦转嫁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承担这一切,是野蛮人头脑中熟悉的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是由于非常明显地把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现象混淆了起来。因为人们可以把一捆柴、一块石头,或其他东西从自己的背上转移到别人的背上,所以,野蛮人就觉得同样也可能把自己的痛苦和哀愁转移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受苦。要解脱灾祸不一定要转嫁给一个人,也完全可以转嫁给一种动物或一样东西。根据人类学家的广泛考察,这种用动物为人类替罪的习俗遍布世界各地。

替罪羊仪式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无意识的替罪羊机制:通过牺牲一个人,从而保障整个群体的利益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替罪羊机制其实是一种暴力运作规则,其目的是借助于集体暴力,杀掉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群体将替罪羊视为社会危机和灾难的制造者,除掉了这个替罪羊,就恢复了濒临崩溃的社会秩序,整体利益从而得以保障。在替罪羊机制中,暴力的执行者是全体成员,而暴力的承受者则是一只替罪羊。圣经中的山羊、耶稣、俄狄浦斯等都充当了替罪羊。这是全体对于个体的迫害,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它以一种比较隐秘的方式隐藏在文化中。在替罪羊机制启动的沸点上,人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一般不会自我指责,而是指责他人,指责整个社会,他们可以信口雌黄,编造各种罪名,让人觉得作为替罪羊的人特别有害,而替罪羊往往被指控犯有特殊的罪孽。虽然指控的罪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很容易找到它们的统一性一一通过牺牲一个人的利益来实现社会的稳定。

替罪羊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来比喻代人受过的人。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运用示例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美国习惯于把别国当成自己国内经济问题的替罪羊,否认自身结构性问题,自欺欺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如今的中国都是这一做法的受害者。(《 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记者杨志清:一位从事欧盟事务报道已经20多年的资深记者一针见血地说:这是欧洲的一场滑稽戏,桑特只是充当了替罪羊。(《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