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忘寝废食意思是什么

忘寝废食意思是什么

忘寝废食意思是什么

忘寝废食,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列御寇《列子·开瑞篇》。

忘寝废食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忘寝废食,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列御寇《列子·开瑞篇》。

这则成语意谓因专心于某事而忘了饮食、睡觉,形容专心努力工作或学习。其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忘寝废食成语出处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列子·开瑞篇》)

后人据此提炼出“忘寝废食”这则成语。

忘寝废食成语故事

春秋末年,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常常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有一次,他们来到楚国的叶邑,叶邑的大夫沈诸梁热情地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位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但是对孔子本人了解不多,便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对子路说:“你应该这样告诉他:孔子的为人哪,专心努力学习而不知道厌倦,以至于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讲授学问、传播道德礼仪,而从不担忧受穷受苦;爱好学问,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孔子的话显示出他的远大理想和对知识、学问的渴求。

当时,《诗》《书》《礼》《乐》等典籍残缺不全,礼仪、乐制已经没有多少人能搞清楚,孔子便专心致志地对它们进行整理和考查,使几乎荒废失传的礼乐得以流传于世。孔子对学问的孜孜以求和忘寝废食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忘寝废食成语寓意

这则成语一方面告诉人们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应该勤奋努力、专心用心,并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其鼓励人们勤学,珍惜时间,博览群书,以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从事任何学术研究,只有亲身经历艰辛的过程,才能取得丰硕成果。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方面莫不如此。另一方面表明兴趣是很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感兴趣,他往往能够将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这件事物当中,甚至达到不想睡觉、忘记吃饭的程度。所以,培养兴趣很重要。

忘寝废食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忘寝废食”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运用示例

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