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闻雷失箸意思是什么

闻雷失箸意思是什么

闻雷失箸意思是什么

闻雷失箸(拼音:wén léi shī zh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闻雷失箸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闻雷失箸(拼音:wén léi shī zh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闻雷失箸意思是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闻雷失箸成语出处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闻雷失箸”。

闻雷失箸成语典故

东汉建安三年,刘备兵败于吕布,只得去投靠曹操。曹操把刘备引荐给汉献帝。汉献帝派人查了家谱,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比自己还大一辈,便尊他为皇叔,封为左将军。

当时,汉献帝因为曹操弄权,国家大事做不得主,心中一直闷闷不乐。一天,汉献帝给自己的岳丈、车骑将军董承下了一道密诏,要除掉曹操。董承和几个心腹一起商量后,认为刘备很重义气,又是皇叔,可以请他相助。于是,董承把刘备请到家里,给他看了密诏,刘备欣然同意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诛杀曹操。

刘备知道曹操虽然把自己推荐给汉献帝,但肯定对自己有所猜忌,便施韬晦之计,每天在后院种菜。关羽和张飞很不理解,问:“大哥,你为什么不留心天下大事,却种起菜来?”刘备说:“我难道是种菜的人吗?我是要使曹操感到我胸无大志,解除对我的戒心呀!”

一天,刘备正独自在后院种菜,曹操手下两员大将许褚和张辽突然闯了进来,说丞相有请。刘备心中暗暗吃惊。他硬着头皮来到相府拜见曹操,曹操毫无表情地说:“刘皇叔,你在家干的好事?”这原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刘备一听,以为曹操知道了他和董承等谋划的秘密,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曹操又说:“你的菜种得很不错呀!”刘备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曹操把刘备请进后院的一座亭子,说:“我看到后院的梅子熟了,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路上缺水,我说前面有座梅林,将士们望梅止渴的事,于是特备了些酒菜,请你来喝酒聊天。”于是,曹操和刘备边喝边聊,聊着聊着,便聊到天下大势和四方豪杰上去了。曹操对刘备说:“你的见识很广,你说说,谁是天下的英雄?”

刘备先后说了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等人,曹操都摇头否定了。刘备便反问:“那么丞相认为谁是英雄呢?”曹操举起酒杯,望着刘备说:“纵观天下英雄,唯有你刘备和我曹操可称得上能成大事者。袁绍虽然目前势力强大,但是他为人心胸狭窄,又没有什么器量和胆识,因而成不了大事,而吕布只不过是一介武夫,毫无智慧,更是不能成大事啊!”刘备此时正在吃饭,听到曹操的话,他以为曹操识破了自己的心思,大吃一惊,吓得手中的筷子失落在地。此时正在打雷,刘备害怕曹操发现什么异样,便乘机掩饰说:“古代圣人曾说‘疾雷风狂必然带来灾异’,的确如此啊,雷震威力,竟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啊!”这样一来,他就把曹操瞒了过去。不久,刘备以带兵截击袁术为名,求得了脱身之计,而董承等因为计谋败露,却遭到了杀身之祸。

闻雷失箸成语寓意

刘备有称霸一方、与曹操平分天下的雄心,但是由于当时力量弱小,暂时寄居在曹操帐下,因此不敢让曹操看出自己的心思。曹操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当然害怕刘备日后成为自己的敌人,于是有意对刘备说“当今天下,唯有你刘备和我曹操才算得上真正的英雄”,这是在试探刘备。刘备以为曹操识破了自己的心思,吓得连手中的筷子都拿不住了,于是他巧妙地利用当时正在打雷,便借古人“疾雷风狂必然带来灾异”来为自己开脱,从而保全了自己。如若不然,必将为曹操所不容,那中国历史也将改写。成语高速人民,暂时隐瞒自己的真正意图是必要的战略决策,一味显露自己的锋芒,反而会招来更多的麻烦,更不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

闻雷失箸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闻雷失箸”意思是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运用示例

清·跌名《白马坡》:“曹贼曾设梅亭宴,闻雷失箸把贼瞒;在徐州与贼一场战,杀得我丧胆亡魂匹马单骑走荒山。”

杨毅廷《秉阄立誓暨五雷劈身解》:“成王因天大雷电以风,彰周公之德而警悟,孔子闻雷必变,昭烈闻雷失箸,凡以昭敬畏而已!”

历史阅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