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贤贤易色意思是什么

贤贤易色意思是什么

贤贤易色意思是什么

贤贤易色,汉语成语,拼音是xián xián yì sè,意思:礼贤贤士要肃然起敬。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贤是名词,易也是动词,色理解为态度、形色。出自《论语·学而》。

贤贤易色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贤贤易色,汉语成语,拼音是xián xián yì sè,意思:礼贤贤士要肃然起敬。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贤是名词,易也是动词,色理解为态度、形色。出自《论语·学而》。

贤贤易色成语出处

《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贤贤易色成语典故

译文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易色:杨伯峻先生将贤贤易色解释为:对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

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委弃,给予,献出。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尽心尽力,豁出性命。

    子夏说:“对待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说:“辨别君子,就观其言谈举止;侍奉爹娘,观其是否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看其是否能尽职尽责;同朋友交往,见其说话是否诚实守信。虽说只是辨别,可在辨别的过程中会渐渐提高自我明辨是非的能力了。”

3、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说话有诚信。这样的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摘自《论语》】

补充

王念孙说:“易”者,如也。贤贤易色,犹言“好德如好色”也。(见刘宝楠《论语正义》)

喜怒不形于色 同理 色是指外在的表现,孔子说色难也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