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倚门倚闾意思是什么

倚门倚闾意思是什么

倚门倚闾意思是什么

倚门倚闾(拼音:yǐ mén yǐ lǘ )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六》。

倚门倚闾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倚门倚闾(拼音:yǐ mén yǐ lǘ )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六》。

倚门倚闾(闾:古代里巷的门)指靠在里巷的门口,向远处殷切地望着,表示长辈对子女的盼念。并列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状语、定语。

倚门倚闾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倚门倚闾”。

倚门倚闾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宗族王孙贾,十五岁就被召进宫当齐闵王的侍臣。他母亲很宠爱他,每当他入朝应差时,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王孙贾回来得迟了,他母亲就会焦急地倚在门外等候。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上将军乐毅率兵讨伐齐国,并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闵王仓皇离宫出走,逃到了莒城。这天,王孙贾不在闵王身边侍奉,听说闵王出逃,无处追寻,无奈之中只得回家。母亲见了,问道:“燕军攻破了城,你不跟着大王保护他,回来干什么?”王孙贾神情沮丧地说:“我没有在大王身边,不知现在大王到什么地方去了。”

母亲听了非常生气,责怪他说:“你每天早出晚归,我倚门倚闾而望。现在你是大王的侍臣,他出走了,你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既然如此,你还回来干什么?”

王孙贾听了母亲的话,感到十分惭愧,马上离家再去打听闵王下落。当他知道闵王已逃往莒城,便急忙赶去。他刚到莒城,听说闵王被前来“援助”的楚军将领淖齿杀死了,王孙贾满腔怒火,在市中心登高振臂高呼:“淖齿乱我齐国,杀我君王,此仇不共戴天!愿意和我一起去杀淖齿的,袒开右臂跟我来!”莒城的军民听了,纷纷袒开右臂,拿起武器,在王孙贾的率领下冲进楚营,杀了淖齿。不久,他们在城中找到闵王的太子法章,拥戴他为国君。王孙贾因为有功,被新君齐襄王封为大臣。

倚门倚闾成语寓意

古语有云:“出必告,反必面。”子女在出门的时候,最起码要告诉父母一声,与父母打个招呼;在回来的时候,也要面禀父母“我回来了”,让父母知道。每个人从刚出生那一刻开始,便已经有两个人在执着地爱着自己,不管长成什么样子,也不管做过什么荒唐滑稽的事情,在父母心里,子女永远都是不可替代的。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人们身处何方,父母总会在家中默默地牵挂。忘记了回家的时间,父母就倚门倚闾的耐心等着。成语告诉人们,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是伴随一生的,无论子女多大,父母依旧将其看做小孩子对待。人们应该在生活中应时常与父母沟通交流,避免父母对于子女过于担心。

倚门倚闾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倚门倚闾”指靠在里巷的门口,向远处殷切地望着,表示长辈对子女的盼念。并列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状语、定语。

运用示例

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倚门倚闾;而啮臂未仕,非图高盖之荣。”

宋·曾巩《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窃计臣老母之心,闻臣而来,倚门倚闾,固已深切。”

明·施耐庵《水浒传》:“从今日跟将军去干大功,如奏凯还京,此时相辞,却望将军还放。一者使贫道有传道之人,二乃免他老母倚门倚闾。”

美容护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