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谷亡羊意思是什么
臧谷亡羊(拼音:zāng gǔ wáng yá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庄子及其后学《庄子·骈拇》。
臧谷亡羊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臧谷亡羊(拼音:zāng gǔ wáng yá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庄子及其后学《庄子·骈拇》。
臧谷亡羊指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臧谷亡羊成语出处
先秦·庄子及其后学《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抉笑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臧谷亡羊”。
臧谷亡羊成语典故
春秋时,有一个财主养了几只羊,雇佣臧和谷两个人为他放羊,臧喜欢读书,谷喜欢玩骰子。
有一天,臧和谷分赶着羊上山放羊。山上野草丰茂,山泉甘美,是放羊的好地方。羊到了山上,有的吃草,有的喝水,高兴得直撒欢儿。减见羊群全都上了山,便靠在一棵大树下捧着书读起来。读着读着,渐渐地入了迷,把周围的一切全忘了。
谷贪玩,他把羊赶上山后,便一个人玩了起来,一会儿爬到树上捉鸟,一坐儿下到小溪摸鱼,再不就到草丛中捕虫,玩得不亦乐乎。
等到天色将晚,臧与谷终于想起应该把羊赶回去时,才发现所有的羊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两人最终没找到羊,只好空手而回,财主大怒,把两人一起解雇了。
臧谷亡羊成语寓意
庄子对“臧谷亡羊”评论说“臧和谷尽管所做的事不同,但丢掉了羊的结果是相同的,两人做的事并没有好坏的区别。”成语告诉人们必须尽心做好本职工作。臧、谷二人名为放羊其实根本没有管好羊。玩忽职守,不负责任,不论具体原因如何,其损失都是一样的,因而都是不对的。
读书是好事,必要的游戏也无不可,但是,在放牧羊群时,则应集中全力来做好牧羊工作。不然,无论是出身低贱的读书了,或是出身尊贵者游戏了,其结果都是一样的要丢失羊的。其实在每个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人要做的事都是很多的,然而总有一个重心的工作,放弃重心,转移重心,不论是该做的好事或是无可非议的事,其结果均不利于重心工作的胜利完成。其次,从客观社会实际来看,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总是有许多矛盾存在着,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如果着力于其他矛盾,势必转移或分散解决主要矛盾的精力,必然会导致人们的工作出现“亡羊”的结果。
臧谷亡羊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臧谷亡羊”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明·皇甫汸《余遭兵变诸君携具慰劳小集园亭作》:“但令沉饮深衷见,莫遣交情病里疏。臧谷亡羊均是累,可须重问士安书。”
清·奕绘《鹧鸪天二十二首·其二》:“一曲春灯选妓陪,八旬老子讲经回。休争臧谷亡羊异,书画曾亡宋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