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不榖是什么意思

不榖是什么意思

不榖是什么意思

不谷,一作“不毂”,今人简化为“不谷”。

不榖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不谷,一作“不毂”,今人简化为“不谷”。

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周室衰落,诸侯霸主也僭用了,齐桓公就是一例,楚国僭越称王后也常用此称呼。

不榖史书记载

《逸周书.大匡》:维周王宅程三年……王乃召……曰:不榖不德,政事不时……

左僖4年(前656年):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

左僖24年(前636):冬,王使来告难曰:“不榖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敢告叔父。”

左昭26年(前516年):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兹不榖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厎。

成公贾入谏,王曰:“不谷禁谏者,今子谏,何故?”《吕氏春秋·审应览》

不榖辨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四年:“(周)襄王避叔带之难,自称为不穀,《传》所谓‘天子凶服降名,礼也’(僖二四年)。王子朝立为王出奔,亦自称不穀(昭二六年)。楚子僭称王,犹不敢袭用‘余一人’之自称,而从天子降名之例曰不穀 ”。

王朝华《孤寡不谷考释》:窃以为“不谷”作为君王的谦称,最早有可能是诸侯之长的自称。

《逸周书· 大匡》记周文王在酆,三年遭遇大灾荒,乃召诸大臣而告之曰“不谷不德,政事不时,国家罢病”云云,文王时封为西伯,为西方诸侯之长,遭遇大荒而引咎自责,自称曰“不谷”。

如此则可以解释经由周天子授权确认为盟主的齐桓公自称“不谷”的缘故了。齐桓公自称“不谷”,据记载也就只有这一回,他假天子之名以临僭号为王的强楚,对楚人自称“不谷”也可以说是郑重其辞,别有用心了。

而楚子自称“不谷”,虽是僭称,却也仍然保持了某种谦抑的姿态, 虽可说是“从天子降名之例”自称“不谷”,但也可以说是以诸侯之长自居而自称“不谷”,而春秋之世楚国兼国数十,称雄于南方,其实际地位不啻是诸侯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