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帷是什么意思
董帷,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
董帷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董帷,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
董帷详细释义
董帷典源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唐·颜师古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董帷译文
董仲舒,广川人。年轻时研究《春秋》,汉景帝时为博士。他在室内挂上帷幕,坐在帷幕后面讲学,弟子们先入学的对后入学的传授学业,有的学生竟然没有见过他。
董仲舒三年不看园圃,精心钻研学问到如此的程度。他的进退仪容举止,不符合礼仪的不做,学士们都尊他为老师。
董帷释义
“﹝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
董帷同源典故
三年不窥园树 下帷 下帷人 下书帷 不知门外有园蔬 仲舒不窥园 仲舒园 仲舒帷 垂帷 窥园 绝窥园 舒帷 董子帷 董帷 董生下帷 董生帷 闭户
董帷示例
唐 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奋迹登弘阁,摧心对董帷。”
南朝 梁 任昉 《赠王僧孺》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
《南史·王僧虔传》:“汝( 僧虔 子 慈 )年入立境,方应从宦,兼有室累,何处复得下帷如 王郎 时耶?”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宋 晁冲之 《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年得异书。”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追下帷之绩者,不以窥园涓目。”
清 蒋恭棐 《景州董子故里》诗:“下帷绝窥园,精心究典谟。”
董帷人物简介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