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锣,拼音是bāng luó,汉语词语,是指梆子和铜锣,报更的响器。
梆子和铜锣,报更的响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守御救援》:“每晚各街拨派户丁五人,持梆锣器械,往来巡逻,按更次鸣锣敲梆,直至天明。”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可奈墻外是梆锣聒噪,堂上是人语喧哗,再也莫想睡得稳。”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