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须髯如戟意思是什么

须髯如戟意思是什么

须髯如戟意思是什么

须髯如戟,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隋末唐初·李大师、李延寿《南史·褚彦回传》。

须髯如戟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须髯如戟,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隋末唐初·李大师、李延寿《南史·褚彦回传》。

这则成语意思是指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髯:两颊上的长须;戟:古代兵器,将戈、矛合成一体,能直刺又能横击);旧时形容丈夫气概。它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须髯如戟成语出处

“公主谓曰:‘君鬚髯如戟,何无丈夫意?’”(隋末唐初·李大师、李延寿《南史·褚彦回传》)

后人从这句话中剪裁出“须髯如戟”这则成语。

须髯如戟成语故事

“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这句话是南朝宋山阴公主对褚彦回说的。褚彦回,名渊,字彦回,是另外一个公主南郡献公主的老公,这个人很不简单,很小的时候就名声在外了。

南朝宋元嘉末年,当时褚彦回十来岁,北魏拓跋焘的军队逼近瓜步(位于今江苏六合),人们纷纷准备逃跑,褚彦回的父亲褚湛之,让孩子们穿上芒(一种轻便的草鞋),以便跑起来轻便,很多人就讥笑他们,褚彦回觉得很丢人。另外一件事是,褚彦回的父亲养了一头牛,非常喜爱,有一天掉进了门口的井里了,他父亲不顾自己是当地父母官的身份亲自带着人捞牛,结果搞得全郡的人都来看热闹,褚彦回觉得很丢人,把自己的门帘子放下了,看都不看。还有一件事,褚彦回他父亲的一个门生偷他们家衣服让他碰到了,他不但没抓他而且还告诉他快点把衣服藏起来,别让人看见了。搞得这个门生羞愧难当,再也不敢来他们家了,后来这个门生竟然也发达了,来向他家认罪,褚彦回并不因为他偷过衣服而对他有看法。这些在当时看来,都表明褚彦回品行高洁。所以,后来褚彦回得以娶了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可是偏偏又碰见了一个荒淫无度的山阴公主。

山阴公主是当时南朝宋皇帝刘子业的姐姐。山阴公主看到弟弟当了皇帝有诸多妃子,羡慕不已,就跟弟弟说:“我跟你虽然男女有别,但是出自同一个父亲。然而你有六宫粉黛上万人供你淫乐,可是我只有驸马一个,实在不公平呀!”于是刘子业就给她选拔了三十个面首,供其淫乐。可是这女人无意间看到了褚彦回,喜欢得不得了,朝思暮想地想得到。算起来褚彦回是她姑父,可她不管这个,于是又让她的皇帝弟弟帮她想办法。刘子业就让褚彦回到西上阁住上十天,这女人便到西上阁对褚彦回进行百般勾引,可是褚彦回不为所动,于是这女人怨言道:“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意思就是说:“你长得这么威严有气势,看起来有男子汉气概,可怎么是个银样蜡枪头呢?一点也不解风情!”

须髯如戟成语寓意

“须髯如戟”这则成语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古人的审美观点,说明古人对男人的胡须比较注重,男人胡须要密,要长,还要硬。这则典故中,山阴公主认为“须髯如戟”就有男子汉气概,说明当时人们认为“须髯如戟”的男人是具有男人味的男人。

须髯如戟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须髯如戟”形容相貌威严有气势,用于男性,用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的描绘性和夸张性。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运用示例

宋·饶节《寄冯大辩二首》其二:“须髯如戟老将军,未试平生剑有神。”

清·张廷玉等《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清·佚名《梅花岭遗事》:“君状貌魁梧,须髯如戟,仿佛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