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书空是什么意思
发音:duō duō shū kōng
咄咄书空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发音:duō duō shū kōng
解释: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情态
咄咄书空典源
《晋书》卷七十七〈殷浩列传〉~2047~
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浩甥韩伯,浩素赏爱之,随至徙所。经岁还都,浩送至渚侧,咏曹颜远诗云:「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而泣下。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永和十二年卒。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黜免〉~865~
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咄咄书空释义
“书空”即“书于空”,意思是用手指(或笔)在空中虚画作字。大意是,殷浩被贬为庶人并放逐之后,然嘴里没有什么怨言,只是每天用手指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个字。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失志、懊恨的典实。
咄咄书空同源典故
向空书咄咄 咄咄 咄咄怪事 咄咄书 咄咄书字 咄咄书空 咄咄自岭 嗟咄咄 怪事咄咄 书咄咄 书怪事 书空 书空咄咄 书空独语 殷浩吟 殷郎咄咄 浩书空咄 画空 空中咄咄 空咄咄 诧咄咄
咄咄书空示例
宋 王楙《野客丛书·殷浩失望》:“ 浩 之出,不惟一事无立,而丧师辱国,殆有甚焉。朝野於是大失所望,削爵贬窜,固其宜也,而咄咄书空,不能自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包涵所》:“ 西湖 大家何所不有, 西子 有时亦贮金屋,‘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
欧矩甲 《新广东》五:“将来事成者出于他党,则此私会必致有咄咄书空之恨矣。”
章炳麟 《梁园客》诗自注:“﹝ 梁鼎芬 ﹞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