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躬作揖是什么意思
打躬作揖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明·李贽《因记往事》。
打躬作揖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打躬作揖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明·李贽《因记往事》。
该成语意思是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打躬作揖成语出处
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
打躬作揖成语故事
打躬:两手向上合抱。揖:向下合手行礼。旧时的一种礼节。亦作“打恭作揖”。
打躬作揖成语寓意
并列 形容卑下恭顺的样子。李建彤《刘志丹》:“雀四欣喜若狂,~地说。”
△贬义。用于描写人的品性。
打躬作揖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用于交往。
运用示例
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薛蟠连忙打恭作揖陪不是。”
清·吴敬榇《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阿叔道:‘好呀!老二回来了?穿的恁厚厚敦敦的棉袄!又在外边学得恁知礼,会打躬作揖。”
《野叟曝言》七六回:“谁耐烦只打恭作揖,秀才老子的营生。”
《官场现形记》一回:“王乡绅下车,爷儿三个连忙打恭作揖,如同捧凤凰似的捧了进来,在上首第一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