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其祸意思是什么
自取其祸,汉语成语,读音是zì qǔ qí huò,意思是指自己招来祸事。出自《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
自取其祸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自取其祸,汉语成语,读音是zì qǔ qí huò,意思是指自己招来祸事。出自《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
自取其祸成语解释
取:取得;祸:祸事。
自取其祸成语出处
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自取其祸成语辨析
【近义词】自取其殃
【反义词】无妄之灾
自取其祸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示例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今日约定,至期二更举事。勿似董承自取其祸。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乃告以让位,激成弑逆之恶,岂非优柔不断,自取其祸!”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八回:“朕之不明,自取其祸!今太后病危,朕暂当避位,以慰其意。”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6回:“可笑世上那些谋杀亲夫的,我看他们都是自取其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