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坐而待毙意思是什么

坐而待毙意思是什么

坐而待毙意思是什么

坐而待毙,汉语成语,拼音是zuò ér dài bì,意思是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坐而待毙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坐而待毙,汉语成语,拼音是zuò ér dài bì,意思是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坐而待毙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坐而待毙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等死

示例

明 高攀龙 《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书》之二:“ 事穷则变,变则通。如之何坐而待毙也。”今城守虽有馀,然外无援兵,粮食将尽,岂可~。 ★《元史·王义传》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水浒传》第一O八回:杨志、 孙安、卞祥与一千军士,马罢人困,都於树林下坐以待毙。”

明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善良之民,坐而待毙。”

清朱佐朝 《后渔家乐》二:“贤契既同我去,夫人在此伶仃无倚,何不同奔他途,母子终须有顾,何必坐以待毙。”

吴玉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大家都感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斗争。”亦省作“坐毙”。

宋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十万大师瘴厉腹疾,死者八九....盖逵承望丞相风指,因致坐毙。”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 “空床呻吟,无力延医,以此坐毙,不可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