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荒,读音是bì huāng。意思是逃荒。
逃荒。
元 姚燧 《湖广行省左丞相神道碑》:“在 太宗 世,所殘 漢 上諸州之民,避荒 汴 洛 間。”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卷上:“過 獲鹿 ,見饑民夫婦避荒,擔内一子甫三歲,言愛此子者任攜去。”
清 伊秉绶 《扬州》诗:“豈知郭外民,避荒飽風雨。”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