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丸,读音是bì wán。意思是后以“避丸”为暴君虐民取乐之典。
后以“避丸”为暴君虐民取乐之典。
《左传·宣公二年》:“ 晉靈公 不君,厚歛以彫牆;從臺上彈人,而觀辟丸也。”
唐 李峤 《弹》诗:“避丸深可誚,求炙遂難忘。”
《东周列国志》第五一回:“崇臺歌管未停聲,血濺朱樓起外兵;莫怪臺前無救者,避丸之後絶人行。”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