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白衣尚书是什么意思

白衣尚书是什么意思

白衣尚书是什么意思

白衣尚书,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 yī shànɡ shū,意思是东汉郑均的称号,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出自《后汉书》。

白衣尚书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白衣尚书,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 yī shànɡ shū,意思是东汉郑均的称号,后亦用以指辞官归里仍享受尚书官爵俸禄的大臣。出自《后汉书》。

白衣尚书成语出处

《后汉书》卷二十七《郑均传》

「郑均,字仲虞,东平任城人也。」「元和元年,诏告庐江太守、东平相曰:『议郎郑均,束脩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发不怠。又前安邑令毛义,躬履逊让,比徵辞病,淳絜之风,东州称仁。书不云乎:『章厥有常,吉哉!』其赐均、义谷各千斛,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赐羊酒,显兹异行。』明年,帝东巡过任城,乃幸均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

白衣尚书成语用法

示例

唐 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

《梁书·何胤传》:“ 果 ( 王果 )还,以 胤 意奏闻,有敕给白衣尚书禄, 胤 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