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瓿是什么意思
覆瓿,汉语词语,读音fù bù,意思是喻著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有时亦用以表示自谦。
覆瓿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覆瓿,汉语词语,读音fù bù,意思是喻著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有时亦用以表示自谦。
覆瓿解释
(1).喻著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有时亦用以表示自谦。
(2).犹覆盆。
覆瓿出处
宋·陆游《秋晚寓叹》诗之四:“著书终覆瓿,得句漫投囊。”
明·唐寅《除夜坐蛱蝶斋中》诗:“一卷文章尘覆瓿,两都踪迹雪随驴。”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纪祥异》:“但始事之日,业已申呈各衙门,终难曲庇,故各拟徒杖,实覆瓿之冤也。”参见“覆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