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玉壶是什么意思
王处仲击唾壶
击玉壶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王处仲击唾壶
王处仲【王处仲】即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烈士】立志建立功业、视死如归的人。王敦咏的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诗句。暮年,壮心不已。
击玉壶详细释义
击玉壶典源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豪爽〉~598~
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晋书》卷九十八〈王敦列传〉~2557~
初,敦务自矫厉,雅尚清谈,口不言财色。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遂引刘隗、刁协等以为心膂。敦益不能平,于是嫌隙始构矣。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及湘州刺史甘卓迁梁州,敦欲以从事中郎陈颁代卓,帝不从,更以谯王承镇湘州。敦复上表陈古今忠臣见疑于君,而苍蝇之人交构其间,欲以感动天子。帝愈忌惮之。俄加敦羽葆鼓吹,增从事中郎、掾属、舍人各二人。帝以刘隗为镇北将军,戴若思为征西将军,悉发扬州奴为兵,外以讨胡,实御敦也。
击玉壶典源译文
起初,王敦刻意进取,崇尚清谈,口不言财色。既素有重名,又在江左建立大功,便专擅地方军政大权,手握重兵,从官都已显贵,威权无人可比。于是便想在朝廷专权,有了篡逆之心。元帝对他又怕又恨,便将刘隗、刁协引为心腹。王敦更加不平,从此双方的猜疑产生了。每次喝酒以后,就吟诵魏武帝曹操的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玉如意敲打唾壶为节拍,壶边被敲得尽是缺口。后来湘州刺史甘卓被迁到梁州,王敦想让从事中郎陈颁代替甘卓,元帝不答应,更让谯王司马承镇湘州。王敦又上表陈述古今忠臣总被君王怀疑,而苍蝇般的小人在中间挑拨是非,他想以此感动元帝,元帝却更加忌讳他。不久,元帝为王敦加羽葆鼓吹,官府中增加从事中郎、掾属、舍人各二人。元帝命刘隗为镇北将军,戴若思为征西将军,征调扬州奴为兵,打着外讨胡人的旗号,实际上是防御王敦。
击玉壶释义
王敦酒后吟咏曹操的诗句,并击唾壶为拍,以致使唾壶尽缺。后遂用“击玉壶”等表示渴望施展才能,壮怀激烈。亦指击节吟咏。
击玉壶同源典故
唾壶口 唾壶击缺 唾壶敲碎 唾壶敲缺 唾壶残 唾壶空击 唾壶缺 壶堪击 壶敲缺 壶边击断 扣壶歌 扣铜壶 击唾壶 击壶 击碎歌壶 敲玉壶 敲碎琼壶 敲缺唾壶 狂叩唾壶 玉唾壶 玉壶敲怨 碎唾壶 缺唾壶 缺壶歌 缺壶声 醉击玉壶 银壶缺
击玉壶运用示例
唐 李白《玉壶吟》:“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清魏源《秦淮灯船引》:“有客虬髯醉咽呜,击碎唾壶小酒唱。”
清归庄《与侯彦舟书》:“弟病废之人,泥涂自甘,顾不能为君击唾壶耳。”
击玉壶相关人物
”以如意【如意】又称爪杖。选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材料制成,长三尺左右,柄端作手指形或心字形,用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魏晋期间名士清谈常用以指划,以助语势;僧人宣讲佛经,也可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用铜铁等制成的如意,兼可防身。近世的如意,长不过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主要用来玩赏。打唾壶【唾壶】又称唾盂,是供吐痰等用的壶,通常用玉或石制成,其形制比今痰盂要小。,壶口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