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花面狸是什么意思

花面狸是什么意思

花面狸是什么意思

花面狸,是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哺乳动物。其体形中等,如家猫大小;四肢短,尾长,体毛浓密而柔软,体上无斑点或纵纹,尾无色环;头部、颈背黑色,眼后及眼下各具一小块白斑,下颏黑色;体背、体侧、四肢上部以及尾部的前方呈暗棕黄色;腹部毛色较淡,为灰白色,四足及尾末段呈黑色。别称“果子狸”。

花面狸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花面狸,是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哺乳动物。其体形中等,如家猫大小;四肢短,尾长,体毛浓密而柔软,体上无斑点或纵纹,尾无色环;头部、颈背黑色,眼后及眼下各具一小块白斑,下颏黑色;体背、体侧、四肢上部以及尾部的前方呈暗棕黄色;腹部毛色较淡,为灰白色,四足及尾末段呈黑色。别称“果子狸”。

花面狸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南部、东部及中部,在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马来西亚等地亦有分布,主要生活在海拔200-1000米的山林中或者靠海的丘陵地带,可见于多种森林栖息地。花面狸喜独居,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在树上的洞穴中睡觉。在农田中会攻击家鸡和水禽,主要吃植物的果实和根,也吃鸟类、啮齿类及昆虫等动物。花面狸每胎产1-5仔,妊娠期70-90天。寿命可达15年。

由于花面狸肉鲜嫩味美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因此人工饲养花面狸成本低,效益大,是一种大有前途的饲养动物。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将花面狸收录其中,《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将花面狸的保护级别评估为近危(NT),花面狸还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三中。

花面狸形态特征

花面狸成体

花面狸,是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哺乳动物。其体形中等,如家猫大小;四肢短,尾长,体毛浓密而柔软,体上无斑点或纵纹,尾无色环;头部、颈背黑色,眼后及眼下各具一小块白斑,下颏黑色;体背、体侧、四肢上部以及尾部的前方呈暗棕黄色;腹部毛色较淡,为灰白色,四足及尾末段呈黑色。别称“果子狸”。

外形:头体长400-690毫米;尾长350-600毫米;后足长65-120毫米;耳长40-60毫米;颅全长100-130毫米;体重3-7千克。足趾、足垫、香腺和鼻镜中央沟的形态结构基本与椰子狸相似。四肢较短,各具5趾。爪略具伸缩性。香腺不发达。尾长而不具缠绕性。

毛色:花面狸从鼻镜后缘经颜面中央至额顶有一条宽阔的白色面纹而得名。颈背常有颈纹与面纹相延续,但因季节或地区不同而有变化,多数地区的标本冬季退化消失。具长方形眼下斑、眼角斑(扇形)和耳前斑(半圆形)。中国的花面狸,耳前斑的毛较短,毛端向前不超过眼耳间距之半。眼角斑与耳前斑相延续。多数地区的标本,中央面纹不与眼角斑相延续,即使有连接,也仅仅是一条白细窄线。颈侧到喉部多数标本尚有白色领纹(中国台湾标本除外)。中国西藏南部的花面狸,面部和颈部斑纹极度退化或消失。体背基色因地区和季节不同而异,一般呈灰白、灰黄、棕黄、棕褐以致乌黑色。颏黑褐色。喉灰白或灰褐色。胸部棕黄或灰黄色。腹灰白色。四肢棕黑(毛基黑而毛尖棕黄)到足背变为乌黑色。尾色变异较大,多数标本尾基同背色,尾端黑色,但少数标本均呈灰黄色或灰白色。花面狸的毛色多变。一般因季节或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冬毛色浅淡多灰黄,夏毛多棕黄常有焦黑色调。亦有全白(白化型)或全黑(黑化型)的个体变异。

头骨:粗壮、结实。吻部较短而粗。眶上突短钝、不发达。眶后域圆柱状,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窄,幼体和半成体均大于眶间距。成年后微窄于眶间距但不少于眶间距的80%。颅腔较狭长。矢状嵴很不发达或缺失。腭骨后缘大大向后延伸,几乎把翼窝孔全部盖住。成年头骨的颌腭缝接近消失。

牙齿:花面狸的齿尖较低矮钝圆。3对上门齿排列成弧形。上前臼齿排列较为紧密,齿隙较小。前3枚均呈锥状,单尖,略侧扁。PM绝无内尖。上裂齿较短宽,原尖低小。与前尖形状相似且同在一水平线上,后尖不后延呈圆锥状,故上裂齿近似三角形的三尖齿形。M亦三角形,有3个低矮、锥状的齿突。M甚小,常缺失。下颌PM和M有发达的跟座,齿尖更为低平。

足印与粪便剖析:属跖行性。前后足均具5个近等大呈弧行排列的趾印,后足第3、4趾印后半部相连;掌、跖为6个凹印,常有密小蜂窝点,前足后2个凹印呈不标准的较大方形,后足的后2个凹印则呈倒长三角形,内侧的更长。成形粪便为暗绿色3节堆放,杂有红棕果渣或枝节。

花面狸幼仔

初生幼仔,毛被短密、呈乳白色或淡灰色。初生幼体背部有2条模糊的条纹。9-10天后睁眼,15天时,体重可达390克。17天左右オ显出“花面”,乳白色的体毛逐渐变淡。23天左右,幼体可在窝穴周围活动,34天时,已长出乳齿。45天时,体重可达1千克,3个月时可断乳。这时,针毛逐渐变黄,已长得和亲体一般大小。

花面狸栖息环境

花面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林缘兽类。它们主要栖居于季雨林、常绿或落叶阔叶林、稀树灌丛或间杂石山的稀树裸岩地。多利用山岗的岩洞、土穴、树洞或浓密灌丛作隐居场所。主要生活在海拔200-1000米的山林中或者靠海的丘陵地带,可见于多种森林栖息地。冬春时,多在洞穴中休息,夏季炎热时,常隐于浓密灌丛中。

花面狸生活习性

花面狸喜独居,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在树上的洞穴中睡觉。花面狸营家族生活,常雌雄老幼同栖一穴。交配季节也常成对活动。极善攀缘,能靠其灵巧的四肢和长尾在树枝间攀跳自如,觅食树果,追捕小鸟和松鼠。遇惊吓时,往往从树上跳下。若遇猎犬追赶,则上树或逃进洞穴中躲藏。花面狸多在树上活动和觅食。在农田中会攻击家鸡和水禽,当发现有成熟果子时,往往反复觅食,每晚必来。树上留下斑斑爪痕。树杈上和树根附近常有许多带核果的粪便。主要吃植物的果实和根,也吃鸟类、啮齿类及昆虫等动物,例如:多种榕树果、麻楝果、长青栎果以及桃、杏、梨、荔枝、龙眼等。此外,也捕食小动物,胃检发现动物残骸有鸟毛、鸟卵壳、野鸡脚爪、青蛙、蚯蚓、田螺、蚂蟥、蚱蜢等。

花面狸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安达曼群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老挝、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砂拉越、沙巴)、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日本(引入)。

中国:分布于南部、东部及中部,浙江、福建、海南、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河北、云南、贵州、西藏等地。杭州动物园历年从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安吉、绍兴、上虞、诸暨、东阳、义乌、开化、仙居、龙泉等地引进。

花面狸繁殖方式

花面狸繁殖习性

发情交配期多在每年的3-4月,产仔期为5-6月。两性在发情期间食欲均减退。雌兽发情期可延续3-5天。雌兽发情时,表现非常不安,交配方式与大灵猫相似。但花面狸交配过程较长,约需2分钟左右。交配时,雌兽发出“唧唧”叫声。可多次交配,有时,一日内可达20余次。每次交配间隔时间仅4-5分钟。妊娠期70-90天。母兽产仔多在夜间进行。产仔时,常发出“唧唧”叫声,每胎1-5仔。

花面狸乳齿的脱换期大约始于出生当年的10月份。一直要延续到第二年秋季,恒齿才全部长齐。也和大多数灵猫动物一样,第三年春末,即可达到性成熟。上下颌恒齿的生齿序与椰子狸相似。但花面狸第二上臼齿有不少个体可完全不荫发而缺失。花面狸在动物园中可活10-15年。

花面狸养殖技术

由于花面狸肉鲜嫩味美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因此人工饲养花面狸成本低,效益大,是一种大有前途的饲养动物。

2020年10月,中国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花面狸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养殖场地的选择

选择养殖场地时,首先要考虑饲料来源,主要考虑植物性饲料来源,同时兼顾动物性饲料来源,一般以选择靠近动物产品加工厂不远的地方为宜。

养殖场地应选在山边、林缘和田间等比较幽静的地方,地势较高,地面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

养殖场地应选在具有充足、清洁可靠、可供人及动物饮用的地面水源或地下水源的地方。

养殖场不宜靠近其他畜禽饲养场,距离居民区要在500米以上,以避免同源疫病的相互传染。

养殖笼舍的设计

花面狸是典型的夜行动物,昼伏夜行。养殖笼舍需满足花面狸的行动需求,模拟其野生环境,逐渐向家养方向过渡。花面狸善攀爬,因此养殖笼舍要架设木架。产仔房大小可设计为长2.5米、宽1米、高2米,同时配上产仔箱;配种房大小可设计为长2.5米、宽2米、高2米。门窗需用镀锌铁丝网围牢,以防花面狸逃走。花面狸划分领域范围行为强烈,雄性争斗激烈,因此应注意雄狸之间的隔离。

饲养管理

幼狸:产后到断奶的花面狸称幼狸。初产幼狸体长约30厘米、体重约150克,闭眼。自然哺乳:母狸产仔后,让母、仔狸关在笼里一起饲养。自然哺乳2个月左右,幼狸开始自行采食后就可以断奶。断奶后喂给仔狸生长期料。自然哺乳阶段,要加强母狸的营养,应饲喂一些动物性饲料。仔狸断奶后,可适当喂些熟红薯、南瓜或其他瓜果,并适当加一些鱼粉、动物性饲料等。仔狸生长速度较快,3-4个月即可长到3千克左右。

中狸和成狸:仔狸60日龄左右断奶后,即进入中狸和成狸阶段。此期花面狸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所以需供给其充足的饲料和营养。每只中狸每天需喂100-150克饲料,将饲料拌水至糊状,每天下午喂1次,喂饱即可。

日常管理:固定大小便位置,每天早上要打扫笼舍1次,清除粪便,保持笼舍清洁。

冬季要注意保温,防止贼风;梅雨季节要注意通风防霉。

保证供应新鲜的饲料,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大蒜、葱等,以增强花面狸的抵抗力。

夏季高温季节要防花面狸中暑,增加花面狸饮水供应量,有条件的可喂花面狸一些瓜果。

笼舍要遮阳,同时要注意避免外界的干扰和惊吓。

平时要注意防潮、防逃、防狗咬、防蛇害等。

卫生与防疫

花面狸在集中驯养条件下,易发生各种疾病,应做到预防为主、养防结合。

养殖场出入口要设置消毒池,严禁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入。

养殖场内禁止饲养其他动物。

引入的种狸须隔离饲养。

发生疫病时,应立即将病狸隔离,相邻的可疑狸群进行半隔离观察与诊治。

做好狸舍的卫生与定期消毒工作。每周可用3%-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巢箱、狸舍、通道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去残留的氢氧化钠再使用。食具、饮水器先用清水洗净,再放入1%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5-6分钟,再用清水洗去异味。野果饲料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用水洗净后再投喂。狸舍、饲料室要定期消毒。

疾病防治

仔狸腹泻。对病狸先要隔离,加强观察,改善饲养条件,细心管理。加喂糖盐水,每只病狸每次喂20-30毫升,每日喂1-2次。每只病狸肌内注射1-2毫升盐酸黄连素注射液,每日注射1次。中草药治疗:黄连6克、车前草10克、茯苓15克、陈皮9克、木香6克、白术9克、甘草6克,每剂煎水100-150毫升,早晚灌服。

出血性肠炎。

①严禁饲喂霉变饲料,保持笼舍清洁卫生、干燥,定期消毒。发现病狸及时隔离治疗,并及时对笼舍进行消毒,饲喂含脂肪少的半流质饲料。

②中草药治疗:银花炭30克、大黄炭20克、地榆炭15克、百草霜15克、仙鹤草15克、乌梅12克、砂仁10克、车前草10克、甘草15克、党参9克,加水煎汁300毫升,每日服2次,每日1剂,服到血便消除为止。

肺炎。

①预防:保持笼舍清洁卫生。寒冷季节,笼舍要有避寒、挡风设施,注意保暖。

②治疗:可每只病狸每次用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日注射2次;或每只病狸每次用庆大霉素4-8万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日注射2次。

寄生虫病。花面狸常见的寄生虫病有蛔虫病和绦虫病两种。

①蛔虫病:每千克花面狸体重可使用枸橼酸哌嗪0.2克,拌在饲料中饲喂;或按每公斤花面狸体重投喂驱虫净15毫克。

②绦虫病:按每千克花面狸体重使用硫双二氧酚0.1-0.2毫克,拌入饲料中喂服。

花面狸亚种分化

花面狸16亚种

中文名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花面狸七箐亚种

Paguma larvata chichingensis

Wang,1981

花面狸尼泊尔亚种

Paguma larvata grayi

Bennett,1835

花面狸海南亚种

Paguma larvata hainana

Thomas,1909

花面狸西南亚种

Paguma larvata intrudens

Wroughton,1910

花面狸苏德岛亚种

Paguma larvata janetta

Thomas,1928

花面狸马来西亚亚种

Paguma larvata jourdanii

J.E.Gray,1837

花面狸藏南亚种

Paguma larvata lanigera

Hodgson,1836

花面狸指名亚种

Paguma larvata larvata

C.E.H.Smith,1827

花面狸苏门答腊亚种

Paguma larvata leucomystax

J.E.Gray,1837

花面狸印缅亚种

Paguma larvata neglecta

Pocock,1934

花面狸察隅亚种

Paguma larvata nigriceps

Pocock,1939

花面狸婆罗洲亚种

Paguma larvata ogilbyi

Fraser,1846

花面狸泰国亚种

Paguma larvata robusta

Miller,1906

花面狸台湾亚种

Paguma larvata taivana

Swinhoe,1862

花面狸安达曼亚种

Paguma larvata tytlerii

Tytler,1864

花面狸克什米尔亚种

Paguma larvata wroughtoni

Schwarz,1913

花面狸保护现状

将花面狸收录其中,,花面狸还被列入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

列入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哺乳类)——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将花面狸的保护级别评估为近危(NT)。

列入《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2020年9月30日)。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三中。

花面狸主要价值

经济(仅限人工饲养)

人工饲养的花面狸毛绒厚软,板质良好者为上品,系中国出口大宗皮张之一,毛皮可制裘、皮帽、手套,针毛可制毛刷和笔。

药用(仅限人工饲养)

入药部位:骨骼(狸骨Os Felis bengalensis)、脂肪、肉。

功能与主治:狸骨:祛风湿,壮筋骨,滋补安神;用治风湿关节痛。

脂肪:润肤;用治皮肤皲裂、烫火伤。

肉:滋补养颜。

花面狸物种危害

破坏农作物

在有些地区,花面狸常到果园中盗食水果,在中国四川北部地区,据说尚能危害玉米和未开花的棉桃,但一般危害不大。

病毒中间宿主

因捕食鼠类而有感染鼠疫机会,中国云南曾从花面狸血清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

2013年11月1日《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团队分离到一株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进一步证实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然而已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野生动物市场上的花面狸是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直接来源。这岂不是与石正丽的报告相矛盾,SARS病毒的源头到底有几个。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的花面狸身上并未携带类SARS的冠状病毒(SARS-CoV),只有广东地区,那年冬天的花面狸身上携带着这类病毒。这表明花面狸可能只是病毒的一个中间宿主,它可能是被中华菊头蝠感染,从后者身上得到了这种病毒。总之,寻找SARS病毒源头的工作还在继续,彻底消灭SARS还有待全人类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