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九皇是什么意思

九皇是什么意思

九皇是什么意思

传说远古时的人皇为九个人,称为九皇。《史记·孝武纪》:“高世比德于九皇。”《集解》:“韦昭曰:‘上古人皇者,九人也。’”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故人之王,尚推神农为九皇,而改号轩辕,谓之黄帝。”是说神农为九皇之末,黄帝居五帝之首。一说人皇为一人,属三皇之一。

九皇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传说远古时的人皇为九个人,称为九皇。《史记·孝武纪》:“高世比德于九皇。”《集解》:“韦昭曰:‘上古人皇者,九人也。’”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故人之王,尚推神农为九皇,而改号轩辕,谓之黄帝。”是说神农为九皇之末,黄帝居五帝之首。一说人皇为一人,属三皇之一。

九皇释义

九皇,含义有五:

①少典之前的九位部落首领的统称。

②九皇时代。指天皇氏即位至蚩尤氏去位这段历史时期。它是继盘古时代之后的第二个重要时期。

③道教尊神三清与六御的合称。(《道门定制·卷二》)

④《太平经》:“天有三皇,地有三皇,人有三皇”为九皇。

⑤星宿合称。《上清河图内玄经》称天上的北斗七星加紫微星、勾陈星为“九皇君”。《北斗九皇隐讳经》所记亦同。

九皇出处

最早提出“三皇”这一统称的是《吕氏春秋》,最早具体指出三皇是谁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李斯奏议。李斯奏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此后关于三皇是谁的不同记载便陆续出现。

《史记·孝武本纪》:“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放黄帝以尝接神仙人蓬莱士,高世比德于九皇,而颇采儒术以文之。”

《太平经》:“天有三皇,地有三皇,人有三皇”为九皇。

少典之前的11位统治者,除钜灵氏之外,皆为同姓(据说为姬姓)而统天下者,文献中称为“九皇”。即:

1、天皇:据说是盘古之子

2、地皇:据说是天皇之子

3、后地皇:即钜灵,据说是地皇之妻

4、人皇:据说是地皇与钜灵之子

5、提皇:即提挺氏,据说是人皇之子

6、通皇:即通姓氏,据说是提皇之子

7、巢皇:即有巢氏,据说是通皇之子

8、燧皇:即燧人氏,据说是巢皇之子

9、羲皇:即伏羲氏,据说是燧皇与华皇(华胥)之子,史称太昊

10.娲皇:即女娲氏,据说是伏羲之妻

11.蚩皇:即蚩尤氏。

说明:因地皇与钜灵是夫妻关系,所以,在古代,将他们合称为“地皇氏”,不分列;伏羲与女娲,是夫妻关系,在古代不分列;故又称“十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