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汤介绍
白芷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鉴》卷九。为清热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止痛之功效。主治阳明虚热有风,下爿牙疼。
白芷汤组成
防风、荆芥、连翘、白芷、薄荷、赤芍、石膏。
白芷汤用法
上锉,水煎,温服。
白芷汤功用
疏风清热,解毒止痛。
白芷汤主治
阳明虚热有风,下爿牙疼。
白芷汤方义
方中白芷、薄荷祛风清热止痛,防风、荆芥疏解风邪,赤芍凉血消肿,连翘清热解毒,全方合用,共达疏风清热,解毒止痛之功。
白芷汤运用
本方所治,乃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所致之证。
白芷汤加减化裁
风寒甚者,加细辛,以祛风通络止痛;郁火甚、烦躁易怒者,加山栀、牡丹皮以清泄肝火。
白芷汤附注
附方1:白芷汤
组成 白芷、白术、芎䓖、防风(去叉)各半两,羌活(去芦头)一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半两,石膏一两半,牛膝(去苗)、狗脊(去毛)、萆薢(炒)各半两,薏苡仁(炒)、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附子(炮裂,去皮脐)、葛根各一两,桂(去粗皮)一两半。
主治 中风,手足一边不随,言语謇涩。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
附方2:白芷汤
组成 白芷、鹿茸(去毛,酥炙)、诃黎勒(煨,去核)、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牡丹皮、地榆、黄芪(锉,炒)个一两半,肉豆蔻(去皮)一枚,白术、黄连(去须)、附子(炮裂,去皮脐)、代赭石(碎)、桂(去粗皮)各一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龙骨(去土)二两。
功用 温肾助阳,固冲摄血。
主治 妇人血海虚冷,经行太过。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附方3:白芷汤
组成 白芷一两,知母一两七钱,石膏四两。
主治 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睡卧不安,脉长,以大柴胡汤下之后微邪未尽者。
出处 《保命集》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