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羊肚介绍
爆炒羊肚是福建省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闽菜系。是用羊肚、冬笋、调料制作,脆而不硬,酸甜可口,功效为胃调养调理、自汗盗汗调理、补气调理。冬笋忌与羊肝同食。
爆炒羊肚菜谱功效
适合低温环境作业人群食谱。
功效为胃调养调理、自汗盗汗调理、补气调理。
爆炒羊肚菜品特色
口味:酸甜味
脆而不硬,酸甜可口。
爆炒羊肚做法
爆炒羊肚食品用料
主料:羊肚(1000克)
辅料:冬笋(50克)
调料:大葱(20克) 盐(5克) 香醋(10克) 白砂糖(15克) 大蒜(10克) 淀粉(蚕豆)(15克) 胡椒粉(2克) 味精(3克) 碱(1克) 花生油(35克) ,香菜(20克)。
爆炒羊肚制作方法
1、 将羊肚油膜刮去,洗净,放入70℃的热水锅氽一下,去血水和膻味;
2、 再刮去黑膜放碱水中浸泡1 小时;
3、 再连同碱水一起下锅煮透;
4、 然后放进清水漂洗1 小时(水要流动的)直至碱味清除;
5、 洗净的羊肚切成5×3 厘米的块,每块顺长度剞透三刀(两端不断)结成麦花形;
6、 冬笋削去外皮,切3×1 厘米条,用沸水焯熟备用;
7、 葱去根须,洗净,取葱白切与冬笋相应的段;
8、 精盐、香醋、白糖、胡椒粉、味精、湿淀粉调成卤汁待用;
9、 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九成热时,将麦花羊肚滚匀干淀粉与冬笋条一起下锅爆几分钟,沥干油;
10. 锅放回旺火,加蒜末、葱段、卤汁与锅中羊肚一起翻颠几下即成。
11.出锅,撒上香菜段,使菜色香俱全
爆炒羊肚工艺提示
1、 注意火候,旺火急炒;
2、 因有滑油过程,需准备花生油1000克。
爆炒羊肚营养价值
羊肚:羊肚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补虚,益气健胃,固表止汗之功效,用于虚劳赢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等症。
冬笋: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是冬笋含有较多草酸钙,儿童、患尿道结石、肾炎的人不宜多食。
爆炒羊肚营养成分
热量 (1356.38千卡);
蛋白质 (126.69克);
脂肪 (69.16克);
碳水化合物 (56.72克);
膳食纤维 (0.89克);
维生素A (239.20微克);
胡萝卜素 (56.20微克);
硫胺素 (0.36毫克);
核黄素 (1.77毫克);
尼克酸 (18.66毫克);
维生素C (4.60毫克);
维生素E (18.19毫克);
钙 (421.14毫克);
磷 (1391.66毫克);
钠 (2895.77毫克);
镁 (180.32毫克);
铁 (16.32毫克);
锌 (27.28毫克);
硒 (98.07微克);
铜 (1.12毫克);
锰 (6.39毫克);
钾 (1087.20毫克);
维生素B6 (0.17毫克);
泛酸 (0.15毫克);
叶酸 (20.40微克);
维生素K (1.40微克);
胆固醇 (1240.00毫克);
爆炒羊肚食谱相克
冬笋:冬笋忌与羊肝同食。
爆炒羊肚核心提示
【菜谱名称】爆炒羊肚 【所属菜系】闽菜 【菜谱功效】低温环境作业人群食谱 胃调养调理 自汗盗汗调理 补气调理 【制作材料】主料:羊肚(1000克) 辅料:冬笋(50克) 调料:大葱(20克) 盐(5克) 香醋(10克) 白砂糖(15克) 大蒜(10克) 淀粉(蚕豆)(15克) 胡椒粉(2克) 味精(3克) 碱(1克) 花生油(35克) 【制作工艺】1. 将羊肚油膜刮去,洗净,放入70℃的热水锅氽一下,去血水和膻味
【 附 】
羊脑:枸杞蒸羊脑:羊脑一具,去筋膜,与枸杞30克,放碗内加适量食盐、水,隔水蒸熟食用。有滋补肝肾,安神益脑作用。适用于血虚头痛,体弱眩晕,癫痫等症,以及肾气虚衰。
羊髓羹:羊脊髓50克,生地10克,同煮汤,煮熟后捞去生地,加入熟羊油15克,食盐、生姜丝适量,黄酒25毫升,蜂蜜50克,煮沸分数次食用。经常食用,可治肺结核低烧、咳嗽等症。
羊心:羊心一个,洗净切块,红枣10-15枚,同煮汤,用食盐调味食用。有补心安神,镇惊作用。适用于血虚心悸,思虑过度,烦躁不安等症。
羊角:平肝熄风,主治头风、头痛及小儿惊搐风痫,功用与羚羊角相似。
山羊角削片或研粉30克,水煎服,治肝阳头痛,小儿惊痫,妇女产后中风。
羊胆:
1、羊胆一只,白糖适量,分三次服,一日服完,治百日咳。
2、新鲜羊胆汁100克,蜂蜜250克,混和,放锅内蒸两小时,早晚各服一汤匙;或用羊胆焙干研末,每次服1克,一日三次,治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