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报菜名介绍

报菜名介绍

报菜名介绍

《报菜名》也叫《菜单子》,也有人称之《满汉全席》,是一段贯口相声作品。20世纪20年代由相声演员李德钖所编。

《报菜名》由二人表演,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是一段对口相声,作品的表演形式以说和逗为主。

《报菜名》主要讲述了一个见过世面但是落魄了的穷鬼(甲)与一个心地不错的老实人(乙)在街上碰面,甲以请客吃饭为名,实则是为了骗乙的钱,最后引出来一段贯口的故事。

(概述图参考资料

报菜名作品简史

报菜名作品起源

《报菜名》是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和天津献艺的相声演员李德钖所编。创作当初用的是满汉全席的菜名,故《报菜名》也称《满汉全席》。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取消对清室所有优惠待遇,从那会儿起,才有了这个作品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落魄后倒窝不倒架的清室公子哥儿,一个是当年受够了清室的窝囊气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京城公民,有一天两人在大街上碰了面了,故事也由此展开。

报菜名作品发展

马三立版

之前的《报菜名》是汉民菜谱的报菜名。因为马三立是回民,所以不方便说这段相声,但是这是基本功又必须说,所以马三立自创了一套清真菜谱的报菜名,后传到了马三立长子马志明手里。

马志明版

马志明的《报菜名》加入了对市井人物刻画的成分。马志明将捧逗二人的人物特征进行了充分的丰满化——逗哏的是个见过世面但是落魄了的穷鬼,捧哏是个脑筋稍慢,心地不错的老实人。穷鬼以请客吃饭为名,实则是为了骗捧哏的钱。

报菜名作品文本

报菜名郭启儒版

郭启儒口述版

咱们哥儿俩老没见。我听说您最近出趟门儿,您多咱回来的?

我上礼拜回来的。

今天您没事吧?

没事。

我请您吃个便饭。一半儿给您接风,一半儿咱们哥儿俩谈会子。

那何必叫您花钱呢?

无所谓。咱们哥儿俩啊,老没见了,聊会子,“小肚子上弦——弹弹(谈谈)心”。

好吧。

您说咱们哪儿吃去好?

客随主便,您说哪儿,咱们就哪儿。

请您上我家吃去怎么样?

“要饱家常饭,要暖粗布衣”,家里有什么吃什么,好。

您想吃什么?

随便,吃什么都行。

咱们吃炖肉吧。

炖肉解馋哪。

给您炖点儿猪的,要二道臀尖,五花三层,有肥有瘦,加里头一只肥母鸡,再搁上点儿栗子,随便再配几个凉菜就酒,烙点儿萝卜丝饼,焖点儿大米饭,吃完了给您来杯糖水,去去油腻,怎么样?

太好啦!

那么,明天早晨吧,请您到我家,您可千万赏脸。我走啦。(做掏钱状)您这儿哪儿有钱铺啊?

您找钱铺干什么呀?

我换俩零钱儿,我这儿净是两块五一张的。

哪有两块五一张的?

噢,那是当票儿,我净是五块一张的,把它破开,我好坐车。

嗐,您换钱干什么呀,我这尔有两块零的,您拿走。够不够?

那我可不能拿。我这儿刚说请您吃饭,还没吃哪,我先拿您两块钱走,让人一想,我这不是要您便宜么?

没关系,就是您不请我吃饭,您把这两块钱拿走,也没什么啊。

好吧,等明儿您到我家的的时候,我再还您。

没关系。您不是还在那儿住吗?

您不是上我那儿去过么?xx胡同。

明天我什么时候去?

早十点,怎么样?

行。我十点以前准到。

那我就走了,明天您可一准去,啊,您要是有事,预先通知我一个话儿,我就不等您了,咱们改天再吃。

好吧,我要是没事一准去。

再见吧。(做欲下状)

这回我给您说一段单口相声.....

(回来)先生,咱们甭吃炖肉啦。

怎么不吃炖肉啦?

炖肉哇,恐怕一时半会儿炖不烂,这肉您要是不炖烂了,它不好吃啊。

不要紧哪,咱们多炖会儿啊。多会儿烂了,咱们多会儿吃。

那多耽误时间哪,为吃这顿饭,回头再把您事儿给耽误喽。咱们吃包饺子吧。

包饺子啦?

咱们包点儿羊肉白菜的,猪肉韭黄的,再包点儿三鲜馆的,薄薄的皮儿,大大的馅儿,煮得了饺子咱们躺着吃。

干吗呀?

有这么句话嘛,“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倒着吃饺子,又好吃又舒服。

没这么吃过

咱们是吃十个煮十个,饺子就酒,没饱没醉。随便炒几个菜,的们是一边儿吃着,一边儿聊着,吃完了给您来碗饺子汤,“原汤化原食”。怎么样?

好吧,咱们就饺子啦。

还是明天早十点。您可千万去啊。(做欲下状)

(自言自语)饺子我也吃他一顿。

(回来)先生,咱们甭吃饺子了。

您不是说好吃不过饺子吗,怎么又不吃了?

饺子费事啊。

我看要是不吃还省事。

有这么句话么:“好厨子还怕包饺子呢。”又和面,又剁馅儿,又擀皮儿,又包,多费事啊。

那咱们吃什么呢?

咱吃面吧。

又面啦?好嘛,这回连肉都没了。

给您炸点儿八宝榛子酱,再给您打点儿三鲜卤,卤、酱您随便用,来点儿菜码儿,黄瓜、豌豆、豆芽菜、青蒜末儿、香椿,炒几个菜就酒,咱们就吃面啦。

好吧,咱就吃面吧。

先生,咱们甭吃面啦!

我就知道又吹了么。咱们吃什么呀?

咱们吃窝头吧。

吃什么?

窝头啊。

要是吃窝头,您就甭请我啦,您到我家吃去吧!我那儿每天两顿儿,不改样儿。

您吃那窝头是什么样儿的?

什么样儿啊,上头一个尖儿,底下一窟窿儿。

您跟我吃的不一样。我那儿的窝头,是底下一个尖儿啊,上头一个窟窿儿。

嘿,掉过来啦?您这不是拿人开心吗?有拿窝头请客的吗?

我这个窝头啊,有个别名儿,叫八宝儿小窝窝头,伏地大糟糕。是拿棒子面儿、小米面儿、糜子面儿、栗子面儿四样儿面,拿糖水把它和在一块儿,里边儿搁上瓜子仁儿、榛子仁儿、核桃仁儿、杏仁儿、花生仁儿,青丝、玫瑰、木樨,搁点儿“起子”往起一发,蒸得了,又喧腾,又软乎,咱们再来一碗八宝粥。换换口味,咱们吃甜的啦,您说怎么样?

好哇,这么一说,比炖肉、饺子可好吃多了。那咱们就窝头了。

窝头了。咱们明天见。(做欲下状)

(自言自语)窝头,我看还不准怎么样呢。

(合)先生,咱们甭吃窝头啦。

我就知道么!那咱们吃什么呀?

咱们喝点儿煤油吧。

去你的吧。你把那两块钱还我!闹了半天你这儿拿我开心哪,又吃这个又吃那个的。

我这是啊拿您打哈哈。我真请您吃饭,甭上我家吃去了,我请单你下馆子。

下哪馆子呀?自来水管子呀——拿凉水灌我。

干吗自来水管子呀,要不我请您下庄子。

噢,下桩子(指兽医生)给我灌点黄连,拿我当牲口?

您这叫什么话呀?我请您下饭庄子。

下饭庄子!咱们到饭庄子门口,咱们先迈哪条腿进去呀?是先迈左腿呀,是先迈右腿呀?是两条腿儿块儿迈呀?到里头咱们吃什么呀?

我请您吃满汉全席。

什么?满汉全席?你给我来领炕席怎么样?满汉全席里头有烤白薯吗?

你这是看不起人,你以为我没吃过哪。

这么样儿吧,你先说一说满汉全席里有什么菜,你只要说对了几样儿,你甭请我,就只当我吃了。

好吧。我要是没吃过,我说不上来。

那您就说吧,都是什么菜。

有蒸羊羔儿没有?

有,真有,再往下说。

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卤鸭腰儿、烩鸭条、清拌腰丝儿、黄心管儿、卤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鲤鱼、卤烂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卤煮寒鸭儿、麻酥油卷儿、熘鲜蘑、熘鱼脯、熘鱼肚、熘鱼片儿、醋熘肉片儿、熘三鲜儿、熘鸽子蛋、熘白蘑、熘什件儿、炒银丝儿、熘刀鱼、清蒸火腿、炒白虾、卤青蛤、炒面鱼、炝竹笋、芙蓉燕菜、炒虾仁儿、熘腰花儿、烩海参、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卤木耳、炒肝尖儿、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汁儿、炸排骨、清蒸江瑶柱、糖熘芡仁米、拌鸡丝、卤肚丝、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糟鸭、糟熘鱼片、熘蟹肉、炒蟹肉、烩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酿冬瓜、熘鸭掌儿、焖鸭掌儿、焖笋、炝茭白、茄干晒驴肉、鸭羹、蟹肉羹、鸡血汤、三鲜木樨汤、红丸子、白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三鲜丸子、汆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铬馇丸子、豆腐丸子、樱桃肉、马牙肉、米粉肉、一品肉、栗子肉、坛子肉、红焖肉、黄焖肉、酱豆腐肉、晒驴肉、炖肉、黏糊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儿肉、烧肉、大肉、烤肉、白肉、红肘子、白肘子、锅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锅烧肘子、扒肘条、炖羊肉、酱羊肉、烧羊肉、烤羊肉、清蒸羊肉、五香羊肉、余三样儿、爆三样儿、炸卷果儿、烩散丹、烩酸燕儿、烩银丝儿、烩白杂碎、汆节子、烩节子、炸绣球、三鲜鱼翅、栗子鸡、氽鲤鱼、酱汁鲫鱼、活钻鲤鱼、板鸭、筒子鸡、烩肚脐、烩南荠、爆肚仁儿、盐水时花儿、锅烧猪蹄儿、拌稂子、炖吊子、烧肝尖儿、烧肥肠儿、烧心、烧肺、烧紫盖儿、烧连帖、烧宝盖儿、油炸肺、酱瓜丝儿、山鸡丁儿、拌海蜇、龙须菜、炝冬笋、玉兰片、烧鸳鸯、烧鱼头、烧槟子、烧百合、炸豆腐、炸面筋、炸软筋、糖熘饹馇儿、拔丝山药、糖焖莲子、酿山药、杏仁儿酪、小炒蜻蟹、汆大甲、炒荤素儿、什锦葛仙米、鳎目鱼、八代鱼、海鲫鱼、黄花鱼、鲥鱼、带鱼、扒海参、扒燕窝、扒鸡腿儿、扒鸡块儿、扒肉、扒面筋、扒三样儿、油泼肉、酱泼肉、炒虾黄、熘蟹黄、炒子蟹、炸子蟹、佛手海参、炸烹儿、炒芡子米、奶汤、翅子汤、三丝汤、熏斑鸠、卤斑鸠、海白米、烩腰丁儿、火烧茨菰、炸鹿尾儿、焖鱼头、拌皮渣儿、氽肥肠儿、炸紫盖儿、鸡丝豆苗、十二台菜、汤羊、鹿肉、驼峰、鹿大哈、插根儿、炸花件儿,清拌粉皮儿、炝莴笋、烹芽韭、木樨菜、烹丁香、烹大肉、烹白肉、麻辣野鸡、烩酸蕾、熘脊髓、咸肉丝儿、白肉丝儿、荸荠一品锅、素炝春不老、清焖莲子、酸黄菜、烧萝卜、脂油雪花儿菜、烩银耳、炒银枝儿、八宝榛子酱、黄鱼锅子、白菜锅子、什锦锅子、汤圆锅子、菊花锅子、杂烩锅子、煮饽饽锅子、肉丁辣酱、炒肉丝、炒肉片儿、烩酸菜、烩白菜、烩豌豆、焖扁豆、氽毛豆、炒豇豆,外加腌苤蓝丝儿。

嗬,这菜可真不少。

你爱吃不爱吃啊?

爱吃啊。

好吃不好吃啊?

好吃啊。

我也得有钱啊!

参考资料

报菜名韩子康版

韩子康口述版

要说您伺候各位可有年头儿了。

承蒙诸位的抬爱。

您在各位驾前有人缘儿。

不!不!主要是您的人缘好。

客气,客气,您是高山上点灯——

这话怎么讲?

名(明)头大。

哪里哪里。

大海里栽花——

什么意思?

根基深。

不敢,不敢。

隔着门缝儿吹喇叭——

什么话?

名(鸣)声在外呀!

过奖,过奖。

隔年的兔爷——

这是?

老陈人儿啦。

什么俏皮话?

王母娘娘夸寿星——

这?

老宝贝啦!

嗐!

大海里漂来的木拉鱼儿——

嗯?

闯荡江湖的老梆子。

不像话。

我是说您见多识广。

行了,您甭捧啦!

是我捧您,您说谁不喜欢听您的相声?

其实大伙儿主要是爱听您说的相声。

我自己也有这么个感觉。

嘿!真有这种人哪。

不管听谁的,反正来的都是听相声的。

多新鲜哪,要是买白菜的都奔菜场啦。

所以咱们给各位说相声要卖力气。

要不对不起各位。

今几个不但说相声要卖力气,为了报答各位多年的的捧场,我想请请各位。

请什么?

听完了相声请吃饭。

好!

我请客。

对。

你掏钱。

当然...不行!

我请客,当然是我掏钱啦。

您打算请我们吃什么呀?

您打算吃什么呀。

我喜欢吃烤鸭。

到全聚德。

涮羊肉也行。

东来顺。

还有炒肝儿。

便宜坊。

那个.....

行了,行了,说了半天还是找小店儿小吃儿。

这还小哇?

谁请客?

您请客。

对呀,我请客,能请各位吃这个吗?

这怎么啦!

太小气啦!这要是叫别人知道了,得当做笑谈,说咱吹牛说大话,我要落这么个名声还有何面目在各位面前现眼?

现眼?

献演,就是献艺演出。

那按照您的意思您打算请我们吃什么?

先别说吃什么,您就听听吃的这个场面儿,您就知道吃得怎么样了。

吃要什么样场面儿?

先要顶礼焚香。

是啊!

然后吹箫抚琴。

噢。

摆好金杯玉筷。

嗬。

然后钟鸣鼎食。

够场面儿的。

舞女们分两队出现,一个个婀娜多姿,轻舒长袖,移莲步如出水芙蓉,展身形似莺歌燕舞。

怎么还有歌舞表演呢?

这就先由满族的习俗说起啦。

您给介绍介绍。

满族的祖先生活在白山黑水一带。

我国的东北地区。

清朝入关后,宫廷里有了专门的厨师和御膳房。

哎。

种宴席名目繁多,有太和宫筵宴、乾清宫家宴、皇太后圣寿宴、皇后千秋宴、皇子成婚宴,以及康熙、乾隆时期的千叟宴。

嚯!

各种筵宴又有各种的礼仪。

嘿!

每宴开始,都是妓乐喧天,笙管齐鸣。

真有排场。

先给您端上来的是头号五簋饭十件。

够阔气的。

顺序给您端上来的是二号五簋碗十件,细白羹饭十件,毛鱼盘二十件,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撤桌,鲜果十撤桌......

甭说吃了,就连这个吃法我都没瞧见过。

不单你没瞧见过,就连你爸爸也没瞧见过。

你提我爸爸干吗呀。

这叫满汉全席。

什么叫满汉全席?

你不懂?

我不懂。

说你不懂,就连你爸爸也不懂。

又来啦!

满汉全席起于清朝乾隆年间,特别是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满汉全席就正式定型了。

真有年头啦。

所谓满汉全席,也就是满族以烧、烤、煮、炖、蒸、炒见长的菜肴与汉族各地大宴席菜肴互相融合,共同促进的盛大宴会,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宴”。

您别说,咱还真没听说过。

别说你没听说过——

就连我爸爸也没听说过。

这话你怎么说了?

我不说你也得说。

刚才给您介绍的是满席开宴。

好!

撤下去以后要给您换换口味儿。

换什么?

上汉席。

汉席先上什么?

四干、四鲜、四蜜饯、四冷荤、三甜碗、四点心。

四干?

黑瓜子、白瓜子、花生蘸、甜杏仁儿。

四鲜?

北山苹果、深州蜜桃、桂林马蹄、广东荔枝。

四蜜饯?

青梅橘饼、桂花八珍、冰糖山楂、圆肉瓜条。

四冷荤?

全羊肝儿、熘蟹腿儿、白斩鸡、烧排骨

三甜碗?

莲子粥、杏仁茶、糖蒸八宝饭。

四点心?

芙蓉糕、喇嘛糕、油炸烩子、炸元宵。

这是汉席?

你忙什么哪?这是开头儿。

后边儿还有?

这叫老鼠拉木锨——

我知道大头儿在后头哪!

汉族历史悠久,菜肴更丰富。

那是。

操作中讲究炒、炸、爆、烩、烧、炖、煅、焖、熘、扒、蒸、烤、煽、塌等厨艺,各种菜讲究色、香、味、形,百菜百味。

哎。

这回让你开开眼。

好!

满汉全席全给你上。

我听听。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锦、卤子鹅、卤虾、烩虾、炝虾仁儿、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鲇鱼、烀皮甲鱼、锅烧鲤鱼、抓炒鲤鱼、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麻酥油卷儿、熘鲜蘑、熘鱼脯儿、熘鱼片儿、熘鱼肚儿、醋熘肉片儿、熘白蘑、烩三鲜、炒银鱼、烩鳗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炝芦笋、芙蓉燕菜、炒肝尖儿、南炒肝尖儿、油爆肚仁儿、汤爆肚领儿、炒金丝、烩银丝、糖熘馅馇儿、糖熘荸荠、蜜丝山药、拔丝鲜桃、熘南贝、炒南贝、烩鸭丝、烩散丹、清蒸鸡、黄焖鸡、大炒鸡、熘碎鸡、香酥鸡、炒鸡丁儿、熘鸡块儿、三鲜丁儿、八宝丁儿、清蒸玉兰片、炒虾仁儿、炒腰花儿、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海耳、烧田鸡、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葱、炸排骨、烩鸡肠肚儿、烩南荠、盐水肘花儿、拌瓤子、炖吊子、锅烧猪蹄儿、烧鸳鸯、烧百合、烧苹果、酿果藕、酿江米、氽大甲、什锦葛仙米、石鱼、带鱼、黄花鱼、油泼肉、酱泼肉、红肉锅子、白肉锅子、菊花锅子、野鸡锅子、元宵锅子、杂面锅子、荸荠一品锅子、软炸飞禽、龙虎鸡蛋、猩唇、驼峰、鹿茸、熊掌、奶猪、奶鸭子、杠猪、挂炉羊、清蒸江瑶柱、糖熘鸡头米、拌鸡丝儿、拌肚丝儿、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糟虾、糟蟹、糟鱼、糟熘鱼片儿、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焖冬瓜、焖鸡掌、焖鸭掌、焖笋、熘茭白、茄干儿晒卤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氽丸子、葵花丸子、馅馇丸子、豆腐丸子、红炖肉、白炖肉、松肉、扣内、烤肉、酱肉、荷叶肉、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酱豆腐肉、坛子肉、罐儿肉、元宝肉、福禄肉、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烧烀肘子、扒肘条儿、蒸羊肉、烧羊肉、五香羊肉、酱羊肉、氽三样儿、爆三样儿、烧紫盖儿、炖鸭杂儿、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尖汆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好家伙!

好吃不好吃?

好吃。

您想不想吃?

想吃。

爱吃不爱吃?

爱吃。

走——

咱门吃去。

咱俩参观去。

光看啊!

参考资料

报菜名马志明版

马志明、黄族民2016北京电视台版

认识我吗?

不认识啊!

哎!就冲你这装不认识,就得拿你开。

我怎么装不认识呢?

你怎么能不认识我呢?当初咱俩是街坊啊。

咱俩?

小时候在一块玩,后来我们家搬走了,有些年没见面。

哦。

再见面你这叫乍穿新鞋——高抬脚,一步登天不认老相亲,这不对啊。

不不不。

端架子。

没没没,您哪,误会了,我这人呐,脑子不好,这年头又多一点,您别往心里去,我没那意思。

哦,那么说我错怪你了。

您多想了。

今儿我就是专门找你来的。

有事儿啊?

打算跟您叙叙旧。

哦!

如果说,您把我忘了,也可以说我今儿个想啊,高攀,交您这朋友。

哎,您这话说过了。

怎么样?

这是好事啊。

能赏我这脸儿吗?

太好啦!

呀呵,我高兴我高兴,痛快痛快,这么着,我请请你吧。

请我干什么?

我请你吃饭,怎么样?

唉,刚见面,叨扰,不合适。

唉,当着大家我给您说出来了,请你吃饭,你要不吃,驳我面子,脸儿不好看,心里难受。痛痛快快!说!说真的!吃是不吃?说!

哟!那、那要这么说,我吃!

吃!

吃!

真吃?

可不真吃!

哪吃?

哪吃,听您的!

听我的?

说!

那您上我家吃去

哎,干吗还上家去?

家里得聊,清净啊。

哦。

有这么句话嘛。

怎么说的?

要饱家常饭。

要暖粗布衣。

咱就粗布衣了!

好。

咱就这么着了!

哎,不,这粗布衣我嚼的动吗?

咱就?

家常饭。

家常饭啦!

哎,对。

我先问问喝酒不喝?

我最爱喝酒。

你还喝酒?

喝啊。

干你们这行能喝酒吗?

不演出的时候可以喝。没人管,让喝。

那咱就喝!喝!对不对?

对。

不过现在这个露酒啊,色酒啊,没劲。

差点。

你说啤酒吧。

我爱喝啤酒。

爱喝啤酒?

爱喝啤酒!

那就买啤酒。

买啤酒。

买啤酒。

行。

来它六瓶儿......来四......来两瓶啤酒。

两瓶啤酒啊?

两瓶儿不少啊!济着你喝,我不喝,我看着!你喝剩下我在喝,你不剩我就不喝了,对不对?

行,两瓶,两瓶。

我多给你预备点儿好菜。

哦!那么好菜预备什么啊?

啊,果仁怎么样?

果仁?花生米?

啊,对,我买生的,是炒啊?还是炸?

怎么弄不也是果仁吗?

我再买它半斤羊杂碎。

羊杂碎!

热热乎乎,多来点儿肺,你牙口不好,对不对?

谁牙口不好啊,你要那么多肺干吗?便宜是怎么着?

人家卖这个的有比例,梆梆梆梆(用扇子敲桌子)剁完了该给多少给多少,也别争竞。

行行行。

我再买它几只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

这么大,就那个六七两一个那个。

精品。

揭开了,顶盖肥!

好。

香!

嗯。

好吃。

对。

就是贵,贵当然我是不在乎花钱了,主要是我们门口内市场,不一定买的着。这么着,买的着咱就吃,买不着就算了!

那准买不着!

买不着没关系!买不找没关系买松花呀!

好嘛!大闸蟹变松花了。

挑俩大个的,沉,剥了皮,切成片,来点姜沫,来点醋,下酒好菜儿!不过有的人不爱吃,嫌这东西拿石灰烧的内股子味儿,你怎么样?

我还行。

不吃就算了。

谁不吃啊?我这不说行了吗?

酒菜儿您别管了,我掂排。

行,听您的。

主食咱们吃——包饺子。

哎呦,干吗还包饺子啊。

好吃不如饺子!

对,舒服不如倒着。

咱是西葫羊肉。

好!

您吃十个我给您煮十个。

干吗这样啊?

您老吃热的。

哎!我还爱吃个烫嘴烫心的!

您来个饺子就酒。

这叫?

没饱没醉。

对。

吃完饺子喝碗饺子汤。

这是?

原汤化原食。

好。

吃完饭小肚子上弦——

怎么讲?

谈谈心!

再聊聊!

咱就?

包饺子啦!

明天上午九点钟怎么样?

明儿九点没问题!

我来接你来?

好!

你等着。

我在哪等?

就这儿。

这儿等?

今儿不这儿见的面吗?

是。

明儿还这地方。

还这儿?

那咱是?

不见不散。

哦,对对。不见不散!

对不对?

不见不散。您该说您的相声。

行!

我不耽误您。

好好好!

您借光。

走。

我走了!

回见!

哎。

慢走慢走。

多客气。

(对观众)您说这人多热情,刚见面没说两句话......

(回来)哎......

非要请你吃饭。

我说您,黄先生,黄先生,黄先生,打扰一下。

什么事?

问问您兜儿里现在......带钱没有?

干吗呀?

我得回家呀赶紧哪奔家给您预备点酒菜儿,带饺子,我得费劲哪,我得赶紧回家,我得坐车。

哦。

知道吗?

合着,你没钱那?

不是没钱。没带零钱!要不这么着,你换我点零的,换点零的也行,换一百块钱钢板儿!

嗨!这谁身上带着一百块钱钢板儿啊!

换点零的,得坐车呀!

不就是做车吗?

得坐车回家呀。

好办!

这事......

好办好办好办好办。

今儿晚上才见着,你想想。

哎!

干吗?

哎!(掏钱)

啊?怎么意思?

嗯(给甲钱)!

干吗啊?

坐车去!

这谁的?

我的!

你的......你干吗掏出来?

哎,你不是没零钱吗?

啊。

换它干吗啊?哎(把钱递给甲)!

没请您吃饭先拿着您钱,不合适。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

那叫嘛呢?

嗨,什么叫嘛呢!

不像话,是吧?

呵呵呵呵呵。

当然,咱往后越走越近了。

是啊。

别说这点,再多多少咱也过的了啊!

对呀!

您这多少钱?

二十!

那我拿着啦?

你别拿了!你瞧我赶这事儿,还没请我吃饭呢先弄我二十块钱走!你说这......

我找你要了吗?

呵!

我找你要钱了吗?

嗯?

这不各位都看见了吗?没带零的跟你换,你不换给,非给!这一接着又来这套,干吗这是啊?真是的,这......损人不利己呀!对你有什么好处?再说您是那种人吗?

这又急了,这又。

啊,叫我栽跟头,这对吗?

不是不是不是,我说,您跟别人就不逗啊?

您这是玩笑啊?

呵......啊!

哈哈哈......我说的呢?我琢磨您也不可能这样儿啊!您这人儿我太了解了!

嗯嗯。

您最大的特点挥金如土,仗义疏财!

是呀!

您拿钱向来不当钱!

对!

甭说我还指您吃饭。

嗯!

平常您要看谁要有困难,您能不管吗?

管!

就真格的我走这,腰里一时不便,张回嘴跟您要这钱,您给不给?

给!

心疼不心疼?

不心疼!

在乎不在乎?

不在乎!

这钱?

拿走!

谢谢

哎,不不......多厉害,啊?稳住了要!这种人!

不是,没这钱我怎么回家啊?

你呀。

啊?

走着走。

走着走太累。

累呀?

啊。

跑!

这不更累了吗?

你呀?

啊。

爱怎么走怎么走。

那、那我走了?

走!

明儿、明儿见了?

明儿见!

那我走了。

慢走。

(回来)要不咱甭吃包饺子了。

是啊,这二十块钱没拿走嘛!

哎,你这叫什么话!这二十块钱值的多呀?是我请你吃饭花的多呀?

那这包饺子怎么不吃了呢?

包饺子这玩意儿太费事啊。

那可不?你不包它省事!

不是,你想想明儿早起呀我得和馅儿。

嗯。

和面,赶皮儿,包,煮,净忙活饭了,没工夫聊天啊。是不是?

哦。

吃点省事,省事的吧。

那省事的咱们吃什么呢?

咱们干饭汆丸子。怎么样?

丸子汤啊!

啊,丸子汤怎么了?丸子汤不省钱!

嗯?

我有好稻米,高压锅焖的喷儿香,这大大的羊肉丸子,多搁味精香油,热热乎乎的多得吃啊,怎么样。

行!行!

干饭汆丸子!

干饭汆丸子!

干饭汆丸子......这啤酒算了吧?

这啤酒,不给喝啦?

不是不给喝,您琢磨这道理啊。

啊啊。

您喝一肚子啤酒,再喝丸子汤这肚子里逛荡,是不是啊?

也是。

别别别,别喝了。

不是,那要一点酒没有可太没劲了啊。

要不,喝白的。

我爱喝白的!

那喝白的。

喝白酒。

那我连买都甭买了。

是啊?

家有现成的,拿出来就喝!(比划)

哟嚯!这么大瓶啊!

啊,不是一整瓶儿。

多少啊?

也就盯这么一块吧。

剩底儿啦?

怎了啦?

不够喝的!

不够没关系。

啊。

兑水呀!

啊?

您要喝热就那兑点开水,兑凉的我那有凉白开。

不不不,行了!行了!行了!

啊?

甭兑水,干脆咱哪,有多少喝多少,行不行?

对。“酒要少吃,事要多知。”

你看,他到有的说。

酒少,这菜也别预备那么多了。

菜也不给预备啦?

不是不预备。你想,两口酒没啦,剩一桌子菜谁给您打扫了啊?

那要一点菜都没有干喝酒......

也不是一点菜没有,咱就白酒果仁怎么样?

哦,白酒就果仁?

怎么样?

也行!

明儿,说定了!

啊。

准去吗?

准去!

准去!咱们定的是十点是不是十一点?

九点吗!

哦哦,九点九点,明儿您早点儿出来哎,您八点来钟儿,您就下楼。

八点?

您门口有市场不是?

有啊。

有市场您先奔市场。

我奔市场。

哎,您买四斤果仁。

啊?

然后我就接您,进门打开咱就喝,这多痛快,啊?!

(笑)我买四斤果仁——

啊。

然后你再卖去是怎么着?

这卖果仁干吗?

一个喝酒嘛,干吗买四斤果仁啊?

秤高秤低没准儿,三斤半也行,无所谓。

我宁肯不喝这酒,我也不买这果仁!

那这酒呢?

酒我不喝了行吗?

不喝了,最好,那咱们就干饭汆丸子!

干饭汆丸子吧!

干饭汆丸子我是不是得坐车走?

您溜达着。

还溜达着?

溜达着。

哦,那那您说您的(走)

嘿嘿,咱接着说,在北京四合院儿那地方呢,住着一户人家。

黄先生!要不咱甭吃干饭汆丸子啦!

这干饭汆丸子又怎么啦?

干饭汆丸子这叫汤儿泡饭,水花花儿,当时稀了呼噜您吃的挺饱,一泡尿,您又饿了。

嗯(拉长音)。

吃解馋的!

那么解谗的吃什么?

炖肉烙饼!

嚯!炖肉可当口!

来它五斤牛肉!

五斤哪?!

五斤羊肉。

哎哟!

一只肥母鸡,一斤栗子,这叫砂锅炖牛肉,黄焖栗子鸡!

太棒啦!

烙点螺丝转儿饼,撕着吃还解闷!

对啊。

吃完了喝点儿咖啡去去油腻。

行。

炖牛肉?

炖牛肉。

栗子鸡?

行。

我家养了个老母鸡。

哦,是吗?

就是一样儿,老点儿!

老点儿?

老点没关系,今儿晚上就宰,这半宿也差不多了,也炖熟了。

不是,这......您这老母鸡养了几年啦?

养了几年啦?哎呀!反正据我姥姥说,我们家这老母鸡比我妈小两岁。要论起来我得管它叫姨!

呵!

得了!明儿了请您吃饭我大义灭亲了!

别介别介,为我不值当的!鸡咱不吃了行吗?

不吃鸡了。

咱就炖肉烙饼就得了。

炖肉烙饼。

行不行?

炖肉烙饼这车钱?

甭惦着,嗨嗨!甭惦着!

啊,行了行了行了。

嗨呀,又改炖肉啦!

我说黄先生黄先生。

咱甭吃炖肉了

怎么样?我就知道是这句吧?这炖肉又怎么了?

这肉它不烂啊。

那可不?!你不炖它烂不了!

我得明儿早起来现买肉吧?

嗯。

市场内鲜亮,早起买去,到中午万一火跟不上,没熟,你说你去了给你吃什么?干脆!吃窝头吧!

哎行!......什么您内?

窝头。

窝头啊!

啊。

回见吧!啊!好嘛!还吃窝头啊?

怎么啦?

从小我这窝头就吃伤啦!

吃过?

多新鲜那!吃了十好几年!

那你说说你们家内窝头什么模样儿?

嗨,窝头嘛,还什么模样儿。上头一个尖儿,底下一窟窿!

亏了问问,跟我内个不一样!

您那窝头什么模样儿?

底下一尖儿上头一窟窿!

嗨,他给翻个儿了!

不。再说面也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呢?

你这窝头什么面的?

棒子面。

我这玉米面。

这不还一样吗?

不,不光玉米面。

还有什么呢?

江米面、黄米面、绿豆面栗子面。

啊!

红糖、白糖、青丝、红丝、杏仁、瓜子仁、核桃仁、青梅、橘饼、圆肉、瓜条,大大的鸡子儿一发,应名,叫窝头。

实际是?

福地大槽糕!

嗬!

你有多少钱,你没地儿买去!

还真是!

有什么话,咱明儿见吧。(甲拿起乙放在桌子上的二十块钱就走。)

哎......

我先走了。

我说哎!哎!哎!停!(抓住甲)

你撒手!

回来!

干吗这是?

不成!

干吗?

我内二十块钱哪去啦?

风大,刮内边去了,您一会儿找找。

什什什、什么刮内边去了

啊?

在你兜儿里啦!

不可能!

你别来这套!

先撒手好吧?

我亲眼看着你装起来的!你不给我掏出来我可没完!

掏什么掏?我不掏!

我跟你说,你不掏我可喊警察!

这事儿值当的麻烦警察吗?

你掏不掏?

给你,给你不完了吗?

真是。

行了?干吗呢?(给乙一张钱)

这还差不多。

差不多就......(往下走)

哦......五毛的!回来!回来!

啊。

回来!

怎么意思?

看了吗,这是五毛的!

再给你挣一毛,完了!

不行!

啊。

我要我内两张十块的!

急呲白咧,干吗这是?

给我!

我这人好归置,跟您开玩笑,把内(六毛钱)给我呀!给你钱呀!(甲还给乙二十元,乙放到兜里)咱就窝头啦!

窝头不干点吗?

干哪?小米儿粥喝不喝?

行啊!

浆浆糊糊熬一锅小米儿粥。

可以。

多搁红糖!

嗯。

煮几个鸡子!

哦。

弄点挂面!

嘿。

来包草纸!

我再给你生个大胖小子!

啊。

你跑这儿伺候月子来了!

依着你呢?

乱七八糟满不要,就是窝头小米儿粥。

就是窝头小米儿粥。

对啦。

那就这样吧,明儿见吧。

窝头啊,窝头也落不住。

哎我说黄先生。

要不咱甭吃窝头啦?咱喝点凉水吧?

我说你这小子可太难伺候了!打刚才这不吃那不吃,你要吃什么你?

嘿!合着他到给我扣上了!是我不吃啊还是你不请啊?

真请?

那可不!

真请能让你上我家里吗,家里能吃什么好饭!

那上哪儿啊?

我请您下庄子。

下桩子?

哎。

给我钉马掌?

我带你下馆子。

哦,拿自来水儿滋我?

饭庄子,饭馆子。

那么到饭庄子里你请我吃什么呢?

请您吃满汉全席,南北大菜!

呵呵,甭请我吃满汉全席,南北大菜,你把其中的几样菜的菜名儿,你要能说上来就算你请了。

那太省事了!

那你就说说吧?

我请你吃蒸羊羔,这菜有没有?

嗯!蒸羊羔那是大补!还有什么呢?

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 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腰丝、烩鸭腰、烩鸭条、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鲤鱼、锅烧鲶鱼、清蒸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麻酥油卷儿、卤煮寒鸦儿、熘鲜蘑、熘鱼脯、熘鱼肚、熘鱼骨、熘鱼片儿、醋熘肉片儿、烩三鲜儿、烩白蘑、烩全饤儿、烩鸽子蛋、炒虾仁儿、烩虾仁儿、烩腰花儿、烩海参、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开耳、炒田鸡、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炒飞禽、炸什件儿、清蒸江瑶柱、糖熘芡仁米、还有拌鸡丝、拌肚丝、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糟鸭、糟蟹、糟鱼、糟熘鱼片、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酿冬瓜、焖鸡掌儿、焖鸭掌儿、焖笋、炝茭白、茄干晒驴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

哦!

还有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南煎丸子、苜蓿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汆丸子、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红焖肉、黄焖肉、坛子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儿肉、烧肉、烤肉、大肉、白肉、酱豆腐肉、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酱豆腐肘子、扒肘子炖羊肉、烧羊肉、烤羊肉、煨羊肉、涮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汆三样儿、爆三样儿、烩银丝儿、烩散丹、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煎汆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完了?

烩长脐肚、烩南荠、盐水肘花儿、锅烧猪蹄儿、拌稂子、炖吊子、烧肝尖儿、烧连帖、烧肥肠儿、烧宝盖儿、烧心、烧肺、油炸肺、酱蘑饤、龙须菜、拌海蜇、玉兰片、糖熘饹着、糖腌饯莲子、拔丝山药、拔丝肉、鳎目鱼、八代鱼、黄花鱼、海鲫鱼、鲥鱼、鲑鱼、扒海参、扒燕窝、扒鸡腿儿、扒鸡块儿、扒鱼、扒肉、扒面筋、扒三样儿、红肉锅子、白肉锅子、什锦锅子、一品锅子、菊花锅子、还有杂烩锅子。

太多了!

这些菜爱吃不爱吃?

爱吃,咱们吃去?

没钱!

白说了!

参考资料

报菜名作品版本

时间

逗哏(甲)

捧哏(乙)

2021年6月7日

高峰

栾云平

2018年06月16日

李松涛

郑健

2017年12月4日

郭麒麟

阎鹤祥

2014年11月05日

何伟

李菁

2013年7月19日

烧饼

曹鹤阳

2013年4月8日

方清平

李金斗

2007年11月

马志明

黄族民

2005年8月20日

郭德纲

于谦

1991年

马六甲

黄族民

1975年

张志宽

白全福

1937年

马三立

于佑福

参考资料

报菜名艺术特色

报菜名总体特色

《报菜名》是贯口类相声段子的典型代表,也是相声演员启蒙时必学的段子之一。表演者通过大段的一气呵成的词语,展现口齿功力和语言上的韵律美,给观众以艺术上的享受并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演员的基本功必须扎实,不能简单地去追求语速,而是从内容出发,把握好节奏与声调,咬字清,归音准,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抑扬顿挫,似吟似唱,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从而达到艺术上理想的境界。

《报菜名》的“甲“是一个爱虚荣、讲面子。口齿伶利、见多识广且囊中羞涩的具有浓厚市侩气息的小人物,而"乙"则是一位忠厚的老实人。两人的一次简单相遇,揭示了人物内心与行为之间的差异,而“甲“貌似热情却难以掩饰的真实窘况,让两人之间的对话充满了喜剧感,《报菜名》本身并无曲折的故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只给大家量现了生活中的一段场景:邻居和朋友的见面问候。表演者在这段相声中没有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跳进跳出,也无众多角也需费模仿,自始至终是以“我”即角色的身份去演绎这一场景的。如何塑造好人物,尤其是“甲“这一角色、对相声演员来说并不是简单的艺术描红,而是有着较高的要求。

虚荣心强、喜爱炫耀,身无分文却又充大方,死要面子活受罪,是《报菜名》这段相声为“甲“规定的情景。当他主动提出要请“乙”吃饭后,又无力兑现自己的邀约,便屡次改变主意,从请对方到家里吃薄饼粳米粥到改为砂锅炖牛肉、黄焖老母鸡,再改为吃窝头挂面汤直到“乙“反讽干脆喝煤油,去河边喝凉水为止,“甲”的窘境彻底暴露。尽管如此,“甲“仍然不忘在“乙“而前炫耀白己:不时地询问对方,“我没穿大衣吧?““我没骑摩托来吧?”其中有一处从怀中掏钱包的动作。将手伸进胸前又从衣襟下面伸出,将“囊空如洗“了四个字演绎得淋鸿尽致。而“我“毕竟是见过世面。见多识广且博闻强记,当听到“乙”说出:您把这全国大菜南北全席的菜名说上三样儿五样儿来,我就知您清客的情了。”这句话后,使“甲“终于从窘境中解脱并有了一个实弄炫耀自已的机会。那一长串滔滔不绝的菜单子,正是人物性格的真实写照。有了这一系列的铺垫与变化,“甲”前面的多次改变主意和后面的滔滔不绝就有了合理的行为逻辑。

报菜名马三立版

马三立的《报菜名》,在原有的贯口基础上又加了一段:炖羊肉、烧羊肉、烤羊肉、煨羊肉、涮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汆三样儿、爆三样儿、烩银丝儿、烩散丹、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煎汆活鲤鱼、板鸭、筒子鸡、烩长脐肚、 烩南荠、盐水肘花儿、锅烧猪蹄儿、拌稂子、炖吊子、烧肝尖儿、烧连帖、烧肥肠儿、烧宝盖儿、烧心、烧肺、油炸肺、酱蘑竹、龙须菜、拌海蜇、玉兰片、糖熘饹着、糖腌饯莲子、拔丝山药、拔丝肉、鳎目鱼、八代鱼、黄花鱼、海鲫鱼、鲥鱼、鲑鱼、扒海参、扒燕窝、扒鸡腿儿、扒鸡块儿、扒鱼、扒肉、扒面筋、扒三样儿、红肉锅子、白肉锅子、什锦锅子、一品锅子、菊花锅子、还有杂烩锅子。

马三立的《报菜名》对已有的老段子加以充实,通过增加其贯口活的难度进一步提升观赏效果。因为马三立是回族,因此他改变的《报菜名》不仅丰富了内容,还将一些民族忌讳的菜品进行了更换,提升了相声的民族性和广泛性。

报菜名李伯祥版

李伯祥在《报菜名》的表演过程中,对气息的控制十分自如。当进入诵说菜单子后,几乎感觉不到他换气的节点,一气呵成,十分流畅。而观众为他的精彩技艺鼓掌时,他恰到好处地停顿换气让观众毫无察觉,直到最后的高潮。他对气息的运用常视场上观众的反应而灵活变化,藉以挑起场上气氛,增强艺术效果。除了运用自如的气息控制外,为了将每一个字清晰准确地送到观众的耳朵里,他借鉴了戏曲中紧拉慢唱的艺术方法,在几个小高潮处,采用字断气不断的艺术处理,不但丝毫没有停顿的感觉,反而更加丰富了诵说的节奏变化,而对逻辑重音的准确把握更是让观众字字入耳。

报菜名作品影响

《报菜名》是知名度较高的传统相声段子之一,也是相声演员启蒙时必学的段子之一,从民国时的常宝堃(小蘑菇),到后来的李伯祥、马志明,再到郭德纲,都说过这个段子,连孩童也能学上一段“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了。在《报菜名》里,演员将上百个菜名一气呵成地背出来,节奏有松、有紧、有快、有慢、有起伏、有高潮,整个段子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因此广受听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