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五代十国先后顺序

五代十国先后顺序

五代十国先后顺序

五代十国的时间顺序表

五代皇帝列表

庙号t谥号t姓名t统治时间t年号

五代 907年-960年

后梁907年-923年

太祖t神武元圣孝皇帝t朱温又名朱全忠、朱晃t907年—912年t开平907年—911年乾化911年—912年

郢王t朱友珪t912年—913年t凤历913年—913年

末皇帝t朱友贞又名朱鎤、朱瑱t913年—923年t乾化913年—915年贞明915年—921年龙德921年—923年

后唐923年—937年

庄宗t光圣神闵孝皇帝t李存勗t923年—926年t同光923年—926年

明宗t圣德和武钦孝皇帝t李嗣源t926年—933年t天成926年—930年长兴930年—933年

闵皇帝t李从厚t933年—934年t应顺933年—934年

末皇帝t李从珂t934年—937年t清泰934年—937年

后晋936年—947年

高祖t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t石敬瑭t936年—942年t天福936年—942年

出皇帝t石重贵t942年—947年t天福942年—944年开运944年—947年

后汉947年—951年

高祖t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t刘知远t947年—948年t天福947年乾祐948年

隐皇帝t刘承祐t948年—950年t乾祐948年—950年

后周951年—960年

太祖t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t郭威t951年—954年t广顺951年—954年显德954年

世宗t睿武孝文皇帝t柴荣t954年—959年t显德954年—959年

恭皇帝t柴宗训t959年—960年t显德959年—960年

十国皇帝列表

庙号t谥号t姓名t统治时间t年号

十国 907年-960年

吴越907年-978年

太祖t武肃王t钱镠t907年—932年t天宝908年—913年使用五代年号913年—923年宝大923年—925年宝正925年—932年

世宗t文穆王t钱元瓘t932年—941年t使用五代与北宋年号。

成宗t忠献王t钱佐t941年—947年

无t忠逊王t钱倧t947年

无t忠懿王t钱俶t947年—978年

闽909年—945年(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t昭武孝皇帝t王审知t909年—925年t使用五代年号。

无 

王延翰t925年—926年

惠宗t齐肃明孝皇帝t王延钧t926年—935年t龙启933年—935年永和935年

康宗t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t王继鹏t935年—939年t通文936年—939年

景宗t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t王延羲t939年—943年t永隆939年—943年

无 

朱文进t944年—945年 

无 

王延政t943年—945年t天德943年—945年

无 

卓俨明t945年 

荆南924年—963年

无t武信王t高季兴t924年—929年t使用五代与北宋年号。

无t文献王t高从诲t929年—948年

无t贞懿王t高保融t948年—960年

无 

高保勗t960年—962年

无 

高继冲t962年—963年

楚897年—951年

无t武穆王t马殷t897年—930年t使用五代与北宋年号。

无t衡阳王t马希声t930年—932年

无t文昭王t马希范t932年—947年

无 

马希广t947年—950年

无t恭孝王t马希萼t950年

无 

马希崇t950年—951年

吴904年—919年—937年

太祖(吴睿帝追谥)t孝武皇帝(吴睿帝追尊)t杨行密t904年—905年t天佑 904年—905年

烈宗(吴睿帝追谥)t景皇帝(吴睿帝追尊)t杨渥t905年—908年t天佑 905年—908年

高祖t宣皇帝t杨隆演t908年—921年t天佑 908年—919年武义 919年—921年

无t睿皇帝t杨溥t921年—937年t顺义921年—927年乾贞927年—929年大和929年—935年天祚935年—937年

南唐937年—975年

烈祖t光文肃武孝高皇帝t李昪t937年—943年t升元937年—943年

元宗t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t李璟t943年—961年t保大943年—958年交泰958年958年后使用五代与北宋年号。

无t后主t李煜t961年—975年t使用五代与北宋年号。

南汉917年—971年

高祖t天皇大帝t刘?t917年—942年t乾亨917年—925年白龙925年—928年大有928年—942年

无t殇皇帝t刘玢t942年—943年t光天942年—943年

中宗t文武光圣明孝皇帝t刘晟t943年—958年t应干943年乾和943年—958年

无t后主t刘鋹t958年—971年t大宝958年—971年

北汉951年—979年

世祖t神武皇帝t刘旻t951年—954年t乾祐 951年—954年

睿宗t孝和皇帝t刘承钧t954年—970年t乾祐 954年—957年天会957年—968年

无t少主t刘继恩t970年t天会 968年

无t英武皇帝t刘继元t970年—979年t天会968年—974年广运974年—979年

前蜀907年—925年

高祖t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t王建t907年—918年t天复907年武成908年—910年永平911年—915年通正916年天汉917年光天918年

无t圣德明孝皇帝t王衍t918年—925年t乾德918年—925年咸康925年

后蜀934年—965年

高祖t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t孟知祥t934年t明德934年

无t楚恭孝王t孟昶t934年—965年t明德934年—938年广政938年—965年

五代十国先后顺序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五代史记》,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后梁太祖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