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什么意思
黔
qián ㄑㄧㄢˊ
1. 黑色:~首。
2. 中国贵州省的别称:~剧(贵州地方戏曲剧种)。~驴技穷。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黔 qián
〈形〉
(1) (形声。从黑,今声。本义:黑色) 同本义 [black]
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发也,同谓之黎民。——《说文》
以为黔首则。——《礼记·祭义》
邑中之黔。——《左传·襄公十六年》
(2) 又如:黔口(黑嘴巴);黔黑(深黑);黔丑(污黑丑陋)
词性变化
◎ 黔 qián
〈名〉
(1) 指百姓 [common people]。如:黔庶(百姓,平民);黔细(黔首和细民的别称);黔落(百姓所居的村落);黔愚(无知的百姓);黔民(平民百姓)
(2) 贵州省的简称 [short name for Guizhou (Kweichow)]。如:黔江(即乌江)
(3) 姓
◎ 黔 qián
〈动〉
(1) 晒黑,染黑,熏黑 [blacken]
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或黔其庐。——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黔突(本指烟囱熏黑,也用以称烟囱);黔突暖席(烟囱变黑,坐席变为温暖)
(3) 通“黥”。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 [tattoo]。如:黔劓(在脸上刺刻涂墨和割鼻)
黔什么意思
1、“黔”读qián,意思是黑色或中国贵州省的别称。
2、黔首的同义词就是黎民,即庶众。有人说,穷苦劳动人民整天在太阳底下劳动,把头都晒黑了,所以统治者把劳动人民称为黔首,意思就是黑头鬼、乡巴佬,带有歧视的味道。其实并不是这样,百姓被称为“黔首”源于秦国,正式使用始于秦统一全国之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黔,黑色。秦诏令称百姓为“黔首”,是由于秦为水德,水德尚黑。可见“黔首”的“黔”只是黑色的意思,和贵州并无直接关系。黔首也是泛指普天下老百姓,而不是专指贵州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