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字的组词
邹的组词如下:
胡邹、邹夫人、邹辩、邹子、邹书、邹夹、邹孟、邹缨齐紫、邹查、邹搜、邹孟轲母、枚邹、
邹子律、邹枚、邹衍谈天、邹律、邹谭、梁邹、邹谈。
邹(拼音:zōu)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邑(后演变为“阝”),刍(chú)声。“邹”本为古国名,原称邾(zhū),故地在今山东邹城一带。后世多用作姓氏。
文字源流:
形声字。“邹(邹)”,战国文字,左部为“刍(刍)”,作声旁;右部为形旁“邑”,“邑”可表“国家”“国都”“行政区划”等,“邹”的本义是古国名,故从“邑”。发展到隶书,“邑”旁变化为“阝”。
此外隶书“刍(刍)”字中的“屮”偶有写成“十”字形的。偏旁“刍”简化为“刍”,“邹”也据此类推简化为“邹”。
“邹”有异称异文:也称“邾娄”,省称“邾”。汉时写作“驺”。据段玉裁的解释,“邹”、“邾娄”是由于发音缓急不同,因而写法不同;而“邹”与“驺”则是古今用字的差异。从古代文献材料看,他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战国策·赵策三》:“将之薛,假涂于邹。”这里用“邹”。《荀子·仲尼》:“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这句用“邾”。《公羊传·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昧。”此处改用“邾娄”。
至于用“驺”作国名的例子,见于《汉书·地理志下》:“驺,故邾国,曹姓。”
邹字的组词
邹的读音是:【zōu】
基本解释: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
2、 姓。
组词:
邹孟【zōu mèng】
孟子 为 邹 人,故称。
邹子【zōu zǐ】
指 战国 齐 人 邹衍 。
邹马【zōu mǎ】
汉 邹阳 和 司马相如 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