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为什么走了三年
文成公主从641年正月十五从长安出发,到643年藏历四月十五(藏历与农历相差约几天),才到达西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合婚。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受封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为王后,促成唐蕃结为姻亲之好。
藏历四月十五,是西藏的萨噶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被视为化身佛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和圆寂的日子,这一天,各种礼佛与行善活动达到高潮。每逢“萨噶达瓦”,各条转经道上人如潮水,人们以顺时针方向周而复始、首尾相接地环行。信徒们一手转动经筒,一手数着念珠,且口诵真言,煨桑并抛洒糌粑和青稞酒,袅绕不绝的桑烟使各个寺院以及西藏所有的地方充满节日气氛。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在四月十五,这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结婚,体现对这次婚礼的重视。
文成公主出发时16岁,到成婚时刚好18岁。
文成公主进藏为什么走了三年
文成公主进藏之所以走了3年,是因为这条路非常难走。
文成公主走的那条路叫唐蕃古道,也就是说,这是一条松赞干布吐蕃之后与大唐修建的一条自己的路线。这条路从古代帝都西安出发,到拉萨结束。
这条路海拔在4000一4500之间,这条路很难走,要翻越唐古拉山,唐古拉山脉;而且气候变化无常,一年中只有七至八月份无雪,其他月份都是白雪皑皑。七丶八月份虽然不下雪,却是雨季,高山化雪与雨季降水,很易形成山洪暴发和泥石流,所以在古代,这么一段路程,走3年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