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玉龙介绍
商代玉龙是一种商代时期的装饰品,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妇好墓。它是一种圆雕玉龙,高5.1厘米,长7.5厘米。玉质呈墨绿色,间有褐色沁斑。玉龙龙首微昂,双角后伏,“臣”字状目,眼珠突起,鼻部微凸,张口露齿。龙身于右侧盘曲,尾尖内卷,两短足前屈,各有四趾。中脊饰扉棱,身、尾饰双线阴勾菱形纹、鳞纹,左足外侧饰云纹。商代玉龙还有一种片状的蟠龙造型,首尾相对,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中的玉龙相同。商代玉龙是商代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母题之一,习见于青铜器、玉器、骨角器的装饰中。在商的玉器中,玉龙是一种常见的装饰物,它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龙的刻画中,眼部多作“臣”字状,身、尾多饰鳞纹、菱形纹,中脊以扉棱表现。这些程式化的纹样,既反映了商代艺术的成熟,又是时人对于龙的诠释。商代玉龙不仅是一种艺术品,还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商代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殷墟玉龙介绍
商玉龙,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为商代的装饰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