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晋祠中的历史元素

晋祠中的历史元素

晋祠中的历史元素

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便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自一千五百年前创建以来遂形成集儒、释、道于一统的古建筑群。祠内唐、宋、元、明、清古代建筑星罗棋布,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建筑百余座,被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其中,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巧夺天工、造型奇特的十字型古桥鱼沼飞梁,稳如大殿、巧似凉亭的金代建筑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

晋祠有四尊威风凛凛的宋代铁铸武士像,历经九百年雨雪风霜,依然如山似塔,威风不减。圣母殿的宋代彩色泥塑,尤其是33尊侍女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与你交流,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间带给您无尽遐想。宋代铁铸武士像的阳刚之气与宋塑侍女的阴柔之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便是哲学上的辩证法,美学上的平衡感。

晋祠内清澈见底的难老泉水蜿蜒穿流于亭台殿宇之间;千年古树20余株,尤其是周柏、隋槐,更是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外,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唐武则天亲自作序的《晋祠华严经石幢》等石刻,更是晋祠的国宝级碑刻。

晋祠中的历史元素

晋祠供奉的是堂叔虞,是晋文化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