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中国奢侈的茶点

中国奢侈的茶点

中国奢侈的茶点

茶点”一词,起源于唐朝,指的是佐茶的点心和小吃。

早在唐朝,随着制茶、烹茶工艺的发展,以及人们饮茶习惯的养成,茶点就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之中。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时期,茶点的种类就较为丰富了,有粽子、馄饨、饼类和其它面食、糕饼、胡食等等。

中国的饮食文化很有特色,一直以来都与年节风俗相互联系,具有季候特点,所以像立春、立夏、夏至、冬至,清明、中秋、伏日这些日子都有相应的茶点。

唐宋之际的一些文献中就有不少关于节令饮食风俗的系统而具体的记录。

而在宋朝的《梦粱录》中则是按照月份提到了春饼、月饼、澄粉水团、栗粽、裹蒸粽子、巧粽、豆团、糍团、重阳糕、真珠元子这些时令食物。

所以,从唐宋时期开始,最重要的茶点,其实是与这些时令有关的时令食物。

也就是我们苏式四季茶食早期的形态。

大家有没有吃过这些从唐宋时期就受到大家喜爱的茶点呢?

到了明朝时期,茶点的发展更加兴盛。

明朝的茶点力追盛唐,富有创意,茶点的种类同样因季而各不相同,品种繁多,主要有饽饽、火烧、寿桃、蒸角儿、艾窝窝、荷花饼、乳饼、玫瑰元宵饼等约四十种茶食。

艾窝窝

这些茶点大家有没有吃过或者听过呢?

清朝时期,茶点的发展达到了鼎盛。

这一点从诸多的清代宫廷剧中就可以看到。

像去年播出的电视剧《如懿传》中就出现了各种精致的茶食糕点。

藕粉桂花糖糕

牛乳糕

白玉霜方糕

电视播出之前,这些精致的茶点也算是不为人知吧!

看着这些茶点,大家是不是也和稻哥一样,觉得自己有点饿了呢?

除了宫廷之中茶点种类丰富之外,清朝时期民间的茶馆和茶食店数量也相当多。

据说在乾隆时期,杭州城的大小茶馆就有八百多家。而太仓一个居民只有数千家的小镇,茶馆就有数百家。

足以可见当时人们对饮茶文化和茶点的喜爱。

而当时的稻香村能在众多的茶馆和茶食店中脱颖而出,受到乾隆的嘉奖,也说明了稻香村产品的品质之高。

是的,稻香村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营业的,当时的名字叫做“苏州稻香村茶食店”,主要售卖苏式的四季茶点。

逢农历四时八节,苏式茶点均有它的时令品种,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产销规律之称。

稻香村售卖的茶点也是这样的规律。

春有大方糕、酒酿饼、松子黄千糕等;

酒酿饼

夏有清凉糕、冰雪酥、绿豆糕、薄荷糕等;

绿豆糕

秋有巧果、苏式月饼、如意酥等;

苏式月饼

冬有糖年糕、核桃酥、马蹄糕……

糖年糕

这些茶点在当时都非常受大家的欢迎。

不过到了现在,有些茶点就没有从前那么有名了,甚至算得上是不为人知。

这是因为这些茶点直到近几年才逐渐恢复生产,重新走进大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