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孔桥是什么材料
石头和汉白玉
十七孔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它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1795)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
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鼍偃月”,南面书“修蝀凌波”,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乾隆年间修十七孔桥的时候,请来了许多能工巧匠。那晶莹洁白的汉白玉,是石匠们一斧一凿从房山的大石窝开采的,流着汗水一步一步把它运来的。
十七孔桥是什么材料
是用是汉白玉和石头为材料建成的。
17孔桥是北京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它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 东接东堤, 西接南湖岛。长约150米。是我国皇家园林中现存的最长的桥。17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因有17个桥孔券而得名。17孔桥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头和桥栏望柱上雕有大小544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栏两端各有两只石雕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