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泉有哪些
我国有4个“天下第一泉”:
中泠泉
人称“天下第一泉”,位于江苏处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中泠泉亦称扬子江南零水。用中泠泉水沏茶,茶味清香甘洌。据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载,品泉家刘伯刍对若干名泉佳水进行品鉴,较水宜于茶者分七等,而中泠泉被评为第一,故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美誉,自唐迄今,其盛名不衰。
真正的中泠泉水极为难得,该泉之水原来在波涛汹涌的江心,汲取其泉水极不容易。《金山志》记载:“中泠泉,在金山之西,石弹山下,当波涛最险处。”据说古人汲水要在一定的时间。“子午二辰(即白天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夜间23时至凌晨1时),还要用特殊的器具——铜瓶或铜葫芦,绳子要有一定的长度,垂入石窟之中,才能得到真泉水,若浅若深或移位于先后,稍不如法,即非中泠泉真味了。无怪当年南宋诗人陆游在游览此泉时,曾留下这样的诗“铜瓶愁汲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咏泉诗曰:“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近百年来,由于长江江道北移,南岸江滩不断涨大,中泠泉到清朝末年已和陆地连成一片,泉眼完全露出地面。后人在泉眼四周砌成石栏方池,池南建亭,池北建楼。清代书法家王仁堪写了“天下第一泉”5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刻在石栏上,从而使这里成了镇江的一处古今名胜。
谷帘泉
世人并称“天下第一泉”,在江西九江庐山主峰大汉阳峰南面康王谷中。相传唐代名人陆羽遍游全国的名山大川,品尝各地的碧水清泉,按冲出茶水的美味程度,将泉水排了名次,确认庐山的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谷帘泉经陆羽评定,声誉倍增,驰名四海。历代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纷纷品水题留。宋代王禹偁考究谷帘泉后,在《谷帘泉序》中说到此泉水:“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散雪之状,与井泉绝殊。宋代王安石、朱熹、秦少游、白玉蟾等都饶有兴趣地游览品尝过谷帘泉,并留下绚丽的诗章。
玉泉
乾隆皇帝钦定的“天下第一泉”。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东麓,在风景秀丽的颐和园可以看到玉泉山上的高峻塔影和波光山色。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对玉泉山水作了生动的描绘:“出万寿寺,渡溪更西十五里为玉泉山,山以泉名。泉出石罅间,诸而为池,广三丈许,名玉泉池,池内如明珠万斗,拥起不绝,知为源也。水色清而碧,细石流沙,绿藻翠荇,——可辨。池东跨小桥,水经桥下流入西湖,为京西八景之一,曰‘玉泉垂虹’。”
清乾隆皇帝是一位嗜茶者,更是一位品泉名家。乾隆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说;“则凡出于山下,而有洌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
乾隆御封“天下第一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泺源堂之前。近据专家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迄今长达三千多年。“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趵突泉:“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平方米/日,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一路饮用,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我国著名的泉有哪些
一、趵突泉:位于山东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二、中泠泉:也叫中濡泉、南泠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西。
三、惠山泉:相传经唐代陆羽亲品其味,故一名陆子泉,经乾隆御封为“天下第二泉”。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山麓锡惠公园内。
四、虎跑泉:在浙江杭州市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侧院内。
五、观音泉:位于江苏苏州市虎丘山观音殿后,陆羽与唐代诗人卢仝评它为“天下第三泉”。
六、玉泉:位于北京西郊玉泉山。山下有静明园,为辽代玉泉山行宫和金代芙蓉殿行宫遗址。
七、陆羽泉:位于江西上饶市茶山寺。史载,唐代茶神陆羽于德宗贞元初(公元785-786)从江南太湖之滨来到信州上饶隐居。
八、大明寺泉:位于江苏扬州平山堂“欧阳修读书处”附近的大明寺西花园内。
九、招隐泉:位于江西庐山风景区内三峡桥东。泉出露处依山筑有一石质小阁。
十、白乳泉:位于安徽蚌埠市怀远县荆山北麓,原称白龟泉。因“泉水甘白如乳”而得名,是难得的宜茶之水。
拓展资料泉是地下水天然出露至地表的地点,或者地下含水层露出地表的地点,大多位于冲积扇顶部。当含水层或含水通道被破坏露出地表时,地下水便涌出地表成泉。
泉是地下水的一种重要的排泄方式。地下水虽然分布很广,但泉却不是到处都有的,而是在特定的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才可能涌出成泉。
一般在山区和丘陵的沟谷中及山脚下,在平原地区比较少见。根据水流状况的不同,可以分为间歇泉和常流泉。如果地下水露出地表后没有形成明显水流,称为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