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竹下忘言的典故

竹下忘言的典故

竹下忘言的典故

“竹下忘言对紫茶”

出自唐代钱起《与赵莒茶宴》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诗中的“紫茶”指的是紫笋茶,产于浙江长兴顾渚山一带。“紫笋”,因陆羽《茶经》“紫者上,笋者上”这句话而得名。紫笋茶又被称为湖洲紫笋、顾渚紫笋,被历代文人誉为“茶中极品”。

紫笋茶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唐代广德年间至明洪武八年间紫笋茶被列为贡茶。从唐代开始,经过宋、元,至明末,连续进贡876年。

顾渚紫笋茶是进贡历史最久、制作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质最好、进贡时间最长的贡茶,可谓中国贡茶之最。

茶诗与茶词的兴起,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诗人以茶会友,在茶香弥漫中吟诗作赋,茶成为诗人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感悟人生真谛的挚友。

竹下忘言的典故

“竹下忘言”,  出自《晋书.山涛传》,山涛与嵇康、吕安善,后与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

人生难得一知己,君子之交淡如水。是遇见心气相投的人,同气相吸,即便无言也默契。

当钱起遇见了这样的友人,他的诗,便有了竹,有了蝉,与竹林清风、一树蝉声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