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北京智化寺传说

北京智化寺传说

北京智化寺传说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明英宗赐名“报恩智化禅寺”。 “土木之变”后,王振被抄家灭族,但寺因敕建得以保留。

英宗复位后,于天顺元年(1457)为王振在寺内建精忠祠,并塑像祭祀,康熙年间又加以重修。乾隆七年(1742),王振塑像被诏令毁去,并将为其歌功颂德的碑文磨去,寺由盛而衰,至光绪年间,寺内建筑已破败不堪。

该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寺内主要建筑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兽铺砌,虽经历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经橱、佛像及转轮藏上的雕刻,道劲古朴,艺术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