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河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
1916年9月15日,孙中山在海宁盐官观看钱塘江大潮,有感而发,遂写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句话的大意是:世界大势如潮水般浩浩荡荡,波澜壮阔,依顺时势才能昌盛,违逆时势则会灭亡。
古人常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中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管仲也说:“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天命、天道。而周敦颐说:“天下,势而已矣。”天下兴亡皆在乎时势,天亦可以指时势。《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有违天命、有违时势,都会产生祸患。因而古人强调要顺天、顺时。顺时即指要顺应时机,也指要顺应时势。《战国策》中,秦客卿造说:“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圣人自己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却能抓住时机,不会错失良机。苏轼在《志林》中写也道:“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圣贤之人虽然不能创造时势,却能够顺应时势,审时度势,因而才能获得成功。
世界河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
世界上的河流确实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资源,它们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的水源、灌溉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但是,河流的流向、流量和水质等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河流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只有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才能使河流顺之则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