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此青琅玕”的出处是哪里
“化此青琅玕”出自宋代仇远的《题赵希贤所藏墨竹》。
“化此青琅玕”全诗
《题赵希贤所藏墨竹》
宋代 仇远
谢家庭下玉,化此青琅玕。
风标夐不俗,谁谓骨相寒。
《题赵希贤所藏墨竹》仇远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赵希贤所藏墨竹》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主题是描绘一幅墨竹画作,以墨竹的形象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谢家庭下玉,
化此青琅玕。
风标夐不俗,
谁谓骨相寒。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于墨竹的赞美和欣赏之情。首句\"谢家庭下玉\"中的\"谢家庭下\"指的是谢庭皓,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画家,擅长绘制竹子。\"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美玉般的墨竹。接着,\"化此青琅玕\"形容了墨竹的形态和质地,青琅玕是一种珍贵的玉石,用来比喻墨竹的洁白和清雅。
下两句\"风标夐不俗,谁谓骨相寒\"则表达了墨竹的不凡之处和超越寻常的气质。\"风标夐\"指的是墨竹的姿态在风中摇曳不定,展示出其独特的风姿。\"不俗\"表示墨竹并非平凡之物,具有超越常人的特质。最后一句\"谁谓骨相寒\"则反驳了有人认为墨竹冷漠、无情的观点,强调墨竹虽然外表清冷,但内心却蕴含着热情和生机。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墨竹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于墨竹的喜爱和对其美学价值的认可。墨竹被赋予了高贵、洁白、清雅的形象,表现出其独特的气质和魅力。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的美的赞美,传递给读者墨竹独特的魅力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