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是什么
什么是越调,什么是背宫调?
河南越调,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 其演出形式有 越调宗师-申凤梅 三种:第一是皮影越调戏;第二是木偶越调戏;第三是越调大戏班。这三。
详细介绍一下越调这个剧种?
1962年统计越调传统剧目有五百六十多个,分为"正庄戏"、"外庄戏"两类。其中"正庄戏"是取材于历史类演义小说,它的体裁唱少白多,词句语意较深。剧中的人物以"外。
越调与越剧的区别?
越调是河南省地方剧种,湖北也有流传。除戏曲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个分支,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代表剧目《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
越调为什么叫越调?
越调因古时山东,安徽之地都称吳越之地,那时演戏剧所唱曲韵就是我现在叫越调韵,因此越剧也以此而得名呀!
越调与越剧有关系吗?对此你怎么看?
越调和越剧都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它们却是完全不。
元曲小令中越调,双调,正宫是什么意思?
越调,河南省、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双调填词之格式。词之由前后两阙相迭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
越调的代表作品有什么?
越调,河南省、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 1962年统计越调传统剧目有五百六十多个,分为“正庄。
越调是哪里的剧种?
湖北越调,是曾经盛行于我国戏剧史上的湖北地方戏曲大剧种,是湖北早期形成的具有板式变化体制音乐功能的戏曲剧种。 湖北越调形成的具体年代是明末李自成屯兵鄂。
越调与豫剧区别?
1、唱腔不同。越调的唱腔形式最初为曲牌体,清代中叶以后逐渐变为板脸体。其调式也相应地主要用宫调式,一般只在插曲性质的曲牌调子中偶尔采用其他调式来演奏。。
河南越调戏剧发源于何时何地?分几个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各是谁?
1.河南越调戏剧发源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南阳一带。当地民歌小曲“四股弦”专门采用越调。
越调,河南省、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关于越调起源,流传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据说越调原本被称为月调,乃中国古代戏曲的一般地方剧种所共同拥有的平、背、侧、月的四种调门之一。根据现存的资料考察,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越调已经在南阳一带地方广泛流行开来。尤其在南阳一带,他的民歌小曲四股弦专门采用月调来进行演唱,之后慢慢演变为专门的戏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越调,究其根源,实际是由南阳梆子的一种变体演化而来。最早的时候的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体制的,后来由于受到梆子等戏种的影响,在演出的剧目上逐渐正规化,其具体形式随着由正庄戏(也即袍带戏)到外庄戏(大多为传统民间生活戏)的过程而发展变化。越调的表演开始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乐队也由以唢呐、竹笛为主过渡到以四弦乐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