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理百科 > “江湖自相忘”的出处是哪里

“江湖自相忘”的出处是哪里

“江湖自相忘”的出处是哪里

江湖自相忘”出自宋代蔡襄的《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

“江湖自相忘”全诗

《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

宋代 蔡襄

盈舟载鱼蝦,投泻清波际。

应无校人欺,独行流水惠。

非求升斗活,终免蝼蚁制。

江湖自相忘,洲岛亦还逝。

脱渊思曩戒,嗅饵省非计。

为生岂不幸,萍藻庶可翳。

《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蔡襄 翻译、赏析和诗意

《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是宋代文人蔡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月八日,我在西湖观赏民众放生。

船上装满了鱼和虾,它们被释放到清澈的水面。

这些生物应该不会受到人类的欺骗,它们能够自由地游动在流水中受到恩惠。

它们并不追求显赫的地位,最终也能避免成为微不足道的蝼蚁的俘虏。

江湖中的人们相互遗忘,岛屿也逐渐消逝。

我们应该超越过去的错误,警醒地思考,不再受到诱惑的困扰。

作为生命,我们难道不是幸运的吗?我们应该珍惜平凡的生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放生这一行为为背景,表达了蔡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世间纷繁事物的思考。诗中描述了蔡襄在四月八日在西湖观赏民众放生的情景,船上载满了鱼和虾,它们被释放到清澈的水中。蔡襄认为这些生物不会被人类欺骗,它们能够自由地游动在流水中,得到恩惠。他认为这些生物并不追求权势和地位,最终也能避免成为微不足道的俘虏。通过这一描写,蔡襄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自然秩序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蔡襄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淡泊和超越的思考。他观察到江湖中的人们相互遗忘,岛屿也逐渐消逝,暗示着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容易忽略真正重要的事物。他呼吁人们应该超越过去的错误,警醒地思考,不再受到诱惑的困扰。最后,他提醒人们应该珍惜平凡的生活,认为作为生命,我们应该感到幸运。

这首诗词以放生为载体,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世间的现象,表达了蔡襄对自由、平等、超越和珍惜生命的思考。整首诗意境宁静、淡泊,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