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是怎样一种境界
天人合一是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天和人是一个统一体,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故而有物我一体,人体小宇宙之说。其实这种说法只强调了道的普遍性而忽视了道的特殊性。如果只强调普遍性那么人就不需要学习进步了,因为天是常规早已注定了一切还需要人去努力吗?显然是不成立的。如果加上特殊性即在天生我材的基础上再加上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这就赋予了人的个性。很显然个性是由后天学习决定的,而不是由先天决定的!就是说人体有身心两种要素,其中身是自然要素,可以用"小宇宙"来苗摩,而心指心理、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存在便有什么样的意识;心从外形上看没有什么差异,但从内容上看是千差万别,可以说是因人而异,直接决定了人区别于其它的特殊性。所以要正确看待天人合一理论,不要用它的普遍性否认人的特殊性,从而抹杀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说人的命运除了先天因素,由天注定以外,后天因素则完全由自己的道德修养决定,即我命由我不由天:有什么样的道德(知识技能)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天人合一是怎样一种境界
天人合一,应该是保持与自然界的统一与平衡。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如庄子说的,天地与我齐一,万物与我並生,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就会生病。所以,黄帝内经阐明,人须循天而行,主观的精神修养,应像天一样恬澹虚无,而对外体行,起居有时,.饮食有节,提挚把握阴阳,在阴阳动静内外依存的条件下,得到生存。
中医是易经、黄老、炉火的具体反映和表现,:在生理病理与辩症施治的理论,均离不开天地阴阳,寒热虚实等在用药方面,除了少数金石矿物之外,基本上是属于生命的植物,令人看到人的生命与植物的生命联系,从这儿也就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这和西医理论与用药是有区别的。然然,就在生理与心理方面,西医也不排斥主体与客观外境的平衡,如主体与外境的温差变化,易导致感冒、过敏和心血管疾病的变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