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三国吴国谋士多少人

三国吴国谋士多少人

三国吴国谋士多少人

三国吴国谋士主要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虞翻、诸葛瑾、陆逊、顾雍、濮阳兴、张温 、程秉、步骘、严畯、诸葛恪、骆统 、张纮、吕范、张承、吕蒙、阚泽、吾彦、薛综、全琮、孟宗、张休、王敦、周鲂29人等,前五主要介绍下。

NO.1 周瑜

说起周瑜,想起的便是一句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位居第一毫无疑问。从孙策开始,周瑜便是江东舞台上最为璀璨的将星,先是帮助孙策克服江东,攻城略地,后来孙权继位,又率先拥护,稳固了江东的形势。曹操兴师南犯,周瑜力主抗曹,于赤壁火烧魏军,闻名天下,当时周瑜不过才二十出头而已。后来和曹仁大战南郡,用诈谋取得胜利。至于战略,周瑜向孙权指出刘备乃枭雄,应力除之,后又提出攻克西川,结援马超的战略,可惜英年早逝,都没能来得及实现。可以说,周瑜对于江东,实在是太过重要了一些,无论是早期的据有,还是后来的稳固,都是股肱之臣了。位居吴国都督之首,周郎实至名归。

NO.2 鲁肃

对于鲁肃,大家可能觉得他不足以排在第二,但考虑到鲁肃的见识和智谋,实在不应该把他排在吕蒙、陆逊之后的。首先,鲁肃有慧眼。舍弃了当时势大的袁术,投靠了江东。第二,有胆略志向。曹操南犯,张昭等人都以为不敌,只有鲁肃有天下之志,坚定了孙权的决心,有开国名士的风采。第三,独具战略眼光。鲁肃之于孙权,其实就是诸葛亮之于刘备,江东版的隆中对就是鲁肃提出的,西联刘备,北抗曹操,三分天下,谋求益州。

NO.3 陆逊

作为江东大族,陆氏家族的一员,陆逊少时便是不同寻常,曾献计大破鄱阳贼。后来关羽镇守荆州,声势浩大,吕蒙对关羽也是有所忌讳,询问于陆逊,陆逊指出关羽骄傲的性格弱点,为吕蒙谋划了诈病的计策,实为人杰。而使陆逊真正闻名天下的,那无疑是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大破刘备,无论是打败枭雄刘备的战果,还是坚壁避战,谋求战机的战术,都是在当时东吴诸将之上的。陆逊更是指出东吴保卫荆州的关键就是夷陵,战略眼光也是十分独到的。

NO.4 吕蒙

吕蒙是以战将的身份在江东展露头角的,要说起江东的猛将,吕蒙肯定榜上有名。之前的吕蒙也就只是有勇无谋而已,直到后来孙权每次劝他读书,成就了后来的吕蒙。后来鲁肃也称他“非吴下阿蒙”,孙权更是说他可担大任。而吕蒙最出名的一战,肯定是偷袭荆州了,因为他打败的是关羽。无论是麻痹关羽,示之以弱,还是瞒天过海,白衣渡江,都是吕蒙战术思维的体现。勇而有谋,吕蒙是也。

NO.5 陆抗

作为东吴后期最为知命的大司马,我也将陆抗列入了这个榜单,单就保卫荆州来说,陆抗值得这个排名。当时司马炎已经篡了魏,更是期待天下一统,屡次对荆州用兵。陆抗镇守荆州,也是屡破晋军,没给一点机会。当时晋军的统帅还是一员名将—羊祜。这里举一个例子,羊祜曾号称要毁掉大堰来让步兵通行,陆抗直接就派人去毁了,粉碎了羊祜的诈谋,让羊祜走水路运粮的计划落空。可以说,陆抗用兵,善分析敌我优势,以守代攻,又善知兵法,虽羊祜不能破,使得荆州安如泰山。后来陆抗又预测了晋军可能的进攻路线,晋军也的确如他所料发起的进攻,可惜当时陆抗已经病逝,新来的守将直接丢了荆州。

三国吴国谋士多少人

1、 陆逊:吴国后期著名大将,谋士。夷陵之战拯救整个吴国,后期帮助吴国各大战事,可惜晚年被孙权逼死,不得善终。

2、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吴国重臣、政治家。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

3、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时期东吴大臣,吴景帝孙休末年至末帝孙皓初年任丞相。

4、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

5、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儒学家。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荒乱而到交州避难,期间与刘熙考究五经大义,因此通绕五经。后来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为长史。吴大帝孙权听闻程秉的名声,于是以礼征召他,程秉到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

 

相关补充

相关阅读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