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与西晋是怎么回事
1、西晋和东晋都是后人用来区分这两个朝代而做的称呼,它们自己本身在历史上,都是叫“晋代”。但是由于西晋灭亡后,其后裔才在南方又建立了新的“晋”政权,为了研究和称呼的方便,以致不会引起歧义和混淆,所以用“西”和“东”做了区分。历史上的西汉、东汉;北宋、南宋都是这种情况。
2、西晋和东晋是按它们都城所处的位置来划分的,而不是按俗语的“东西”来随便定义的。西晋的都城在洛阳,西晋灭亡后,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都城在建康(今天的南京),因为洛阳相对于南京位置在西方,所以称为“西晋”,而后来建立的定都南京的晋朝则被史家称为“东晋”。西汉、东汉;北宋、南宋同样也是这样的情况。
东晋与西晋是怎么回事
西晋是大一统王朝,结束了汉末三国的混战,之后西晋衰落,爆发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建立东晋。
西晋(265年—317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从晋武帝建国开始,传四帝,国祚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